巴黎和会上,英国既与法国联合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图谋,又与美国联合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要求,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维护其传统的势力均衡政策,以使三国共同主宰世界 |
B.维护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并主宰欧洲 |
C.充分利用法美的矛盾,为自己谋取利益 |
D.维护欧洲安全既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也反对美国介入欧洲 |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基本推翻了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统治 |
B.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时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
D.因为运动失败使国共走向合作推进了大革命 |
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条约规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
A.在《天津条约》中首先规定 | B.损害了中国的领事裁判权 |
C.在《北京条约》中首先规定 | D.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往来,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此规定()
A.违背了清朝外交平等的原则 |
B.体现了中外完全平等、开放交往的理念 |
C.凸显了清朝“天朝上国”的至尊风范 |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
赵翼《檐曝杂记》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关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处,保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于此矣。”由此可知军机处()
A.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 B.成为了唯一的中枢机构 |
C.掌控军国大事的决策权 | D.主要是为皇帝提供建议 |
明初的殿阁大学士,从高到低级别为: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等。但这些学士之间权力并没有区别,有所区别的仅是资历、荣誉。由此可见殿阁大学士()
A.与皇帝分理天下事务 | B.在权力上与宰相无异 |
C.仅为皇帝侍从以备顾问 | D.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