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若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氨气,试用表格形式列出图中装置的错误之处,并用文字简要说明如何改正。
图1
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某同学依据溴乙烷的性质,用下图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操作Ⅰ:在试管中加入5 mL 1 mol/L NaOH溶液和5 mL 溴乙烷,振荡。
实验操作II: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3)鉴定生成物中乙醇的结构,可用的波谱是_______ ____。
(4)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检验的是____________,检验的方法是 (需说明:所用的试剂、简单的实验操作及预测产生的实验现象)。
为确定某卤代烃分子中所含卤原子的种类,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a.取少量该卤代烃液体;
b.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
c.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
d.加入AgNO3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①步骤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的沉淀为浅黄色,则此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是____(填元素符号)。
(3)能否向该卤代烃中直接加AgNO3溶液确定卤素原子的种类?为什么?
在复习元素周期律过程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几位同学拟通过具体的实验来探讨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差异,下面是他们设计的探究性实验方案,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目的:比较钠、镁、铝金属性强弱。
(2)实验用品:酒精灯、 、试管、试管夹、砂纸、滤纸;钠、镁条、铝片、酚酞、蒸馏水、6 mol·L-1的盐酸
(3)实验过程与现象记录
Ⅰ.甲同学的方案如下:
实验过程 |
预期现象 |
实际观察到的现象 |
a取已切去表皮的一小块金属钠,放入盛有水的某容器中 |
立即剧烈反应 |
开始时钠块浮在水面上不反应,稍后才开始与水剧烈反应 |
b向盛有适量水(内含2滴 酚酞的试管中加入一小段镁条 |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色 |
没有相应现象,加热后仍无明显变化 |
c向两支盛有3mL6mol·L-1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大小相同的镁片和铝片 |
镁、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剧烈程度不同 |
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
①你认为a、b两步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
b
②上面的实验表明:钠、镁、铝三种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Ⅱ乙同学的方案:他认为只需要一种试剂就可以确定钠、镁、铝的金属性强弱,预计他的主要实验操作
是
(每空1分,共8分)利用生活中或实验室中常用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原理:Fe+2H+=Fe2++H2↑。
(2)实验用品:电极( 、 )、稀硫酸、 (填写所缺的实验用品)、耳机(或者电流计)。
(3)实验装置:
(4)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
①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耳机插头上的一极(注意:接触的同时耳机的另一个极是连接在原电池的另一个电极上的),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 。
②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则铁钉应该接电流计的 极,电极反应是 ;另一极应该接电流计的 极,电极发生了 反应(“氧化”或“还原”)。
下图为实验室干馏煤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个仪器的名称:a. ;b. ;c. ;d. 。
(2)装置c的作用是 ,d中的液体有 和 。其中无机物里溶有 ,
可用 检测出来,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 的方法使其中的重要成分分离出来。在170-230 ℃时可以得到 ,加热到230 ℃,可以得到 。
(3)e处点燃的气体主要是 ,火焰的颜色是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