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画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2)根据NaH的存在,有人提议可把氢元素放在ⅦA族,那么根据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又可把氢元素放在周期表中的________族。
(3)第四周期有A、B、C、D四种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2、7,其原子序数按A、B、C、D的顺序增大,又已知A、B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C、D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请将A、B、C、D用元素符号填写在上面周期表中的对应位置上。
已知反应①Fe(s)+CO2(g)FeO(s)+CO(g) ΔH=a kJ·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1/2O2(g)===CO2(g) ΔH=b 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
温度/℃ |
500 |
700 |
900 |
K |
1.00 |
1.47 |
2. 40 |
(1)若500 ℃时进行反应①,CO2的起始浓度为2 mol·L-1,平衡时,CO的浓度为________。
(2)反应①为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700 ℃时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且能增大CO2(g)的转化率,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900 ℃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增加Fe的量
(4)下列能说明反应②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每消耗1 molCO的同时生成1 mol CO2 b.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c.v正(O2)=v逆(CO2)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f.CO和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C(s)+H2O(g) CO(g)+H2(g) ΔH>0,达到平衡后,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正向反应是:反应(填:放热、吸热)。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3)恒温恒容通人H2O(g),原化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填“正移”、“逆移”“不移”下同)c(CO)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下同)。
(4)减小密闭容器的容积,保持温度不变,原化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v(正) 。
(5)某温度下上述反应平衡时,恒容、降低温度,原化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
下图是八种有机化合物的转换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系统命名法,化合物A的名称是________。
(2)上述框图中,①是________反应,③是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化合物E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写出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C2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F1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F1和F2互为
_______________。
(5)上述八种化合物中,属于二烯烃的是________。二烯烃的通式是________。
在密闭容器中,丁烷催化裂解,其碳链按两种方式断裂,生成两种烷烃和两种烯烃。若
丁烷的裂解率为90%,求裂解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
金刚烷(可以看成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构型)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
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2)金刚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其分子中的—CH2—基团有_____________个;金刚烷的二
氯代物的数目是______。
(3)下面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
其中,反应①的产物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反
应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