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时,考察了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请根据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在浸种、催芽时,种子开始主要靠 作用吸水,发芽后主要靠 作用吸水。经研究分析100kg的干种子催芽后能得到300kg发芽的种子,这时种子与发芽前相比较,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是:水分 、矿物质 、有机物 。
(2)早春种子播在秧田里,用薄膜覆盖,可缩短种子萌发的时间。其原因是膜内温度
,使种子 作用加强,为萌发提供了足够的 。
(3)在稻苗生长期间,农民下田除草,喷洒农药,消灭稻苞虫,其目的是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流向 。在此稻田中具有捕食关系的生物是 ,具有竞争关系的是生物是 。
(4)仲秋季节,收获水稻后,有少数农民在稻田里焚烧稻秆,其主要危害是: 。
(5)为了减少稻田害虫的危害,防止农药污染,最好采用的措施是 。废弃的稻秆可科学利用,例如将稻秆还田或以稻秆为原料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最终稻秆或“再生纤维共混膜”会被 分解。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尿素含量。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可用于合成细胞中、、、(写出四种细胞结构)上的蛋白质。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生理过程)为细胞提供能量。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细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特性。
下图中A图是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B图是②的放大图,据图回答(在[ ]内填序号,在填文字):
(1)若将A图细胞放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逐渐表现出的现象,
完成该生理过程的结构是,它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该细胞内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有:[ ]和[ ]。
(3)细胞器①有两种:一种是表面光滑的;另一种是上面附着许多小颗粒,这些小颗粒是合成 的场所。
(4)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与[ ]有关。
(5)在A图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 ]和[ ]。
(6)B图中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 这些色素的作用是。
(7)B图中CO2可在[ d ]中转变成糖类等有机物。
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不同表面执行不同的功能,且具有高度的极性。从细胞膜的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膜蛋白A要消耗由图中的(结构)产生的ATP,以方式吸收葡萄糖。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多细胞膜上数量,从而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⑶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
⑷与膜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
下表是某小组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实验,请依据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
①________,
②______
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是:
①若________,则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
②_______,则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受pH影响
(3)为了将此次多余的猪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应对它进行(高温/冷藏)处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
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大豆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表示大豆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在图甲中,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结合,生成大量的。在适宜的条件下,若用C16O2、H218O供给植物进行代谢,则甲图中的f所代表的物质应是。
(2)由图乙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写出两种),图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3)种植大豆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C→F段,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场所是,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现象?并说明理由。
(4)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丁),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
(5)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自变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