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
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占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德国小蠊(二倍体)是常见的室内昆虫,由于长期使用杀虫剂,其抗药性增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使用杀虫剂,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解释是
(2)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抗药性主要是由基因S突变成抗性基因s导致的,科学家检测德国小蠊是否具有s抗性基因,先用技术将其扩增,再用技术进行检测。
(3)德国小蠊的性别决定为XO型,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仅含有1条X染色体)。某正常德国小蠊,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则该个体的性别是;下图表示该个体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表示部分染色体,含性染色体),则符合该个体分裂过程的选项是

(4)随机取样的德国小蠊个体中,ss个体数为6,SS个体数为26,Ss个体数为18。则抗性基因频率为

下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D过程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分离。若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右图所示,则N处为
(2)花青素为紫色,它溶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中。如果用进行处理,可得到原生质体,再加入清水后,视野中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3)该同学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结果
NaCl
茉莉酸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结果表明,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作用。

(15分)运用动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实现基因定位。研究发现:用人体细胞与小鼠体细胞进行杂交得到的杂种细胞含有双方的染色体。杂种细胞在持续分裂过程中仅保留鼠的染色体而人类染色体则逐渐丢失,只剩一条或几条。下图是人的缺乏 HGPRT 酶突变细胞株( HGPRT -)和小鼠的缺乏 TK 酶细胞株( TK -)融合后并在 HAT 培养液中培养的过程,结果表明最终人的染色体在融合细胞中仅存有 3 号染色体或17 号染色体或两者都有。已知只有同时具有 HGPRT 酶和 TK 酶的融合细胞才可在 HAT 培养液中长期存活与繁殖。

(1)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过程①常使用的方法是。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2)过程②中,为了防止细菌的污染,所用培养液应该添加一定量的,此外还要定期用处理细胞,使贴壁生长的细胞脱落形成细胞悬液。
(3)从实验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判断HAT培养基是一种培养基。
(4)从图示结果看,可以确定人的基因TK 酶位于17号染色体;该方法是否可以对鼠基因定位,为什么?

(15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具有高度耐盐性的微生物,可引起人类肺炎、肠炎等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下图为定性检测鲜牛奶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操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按细胞结构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_____生物,从培养过程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进行_____呼吸。
(2)7.5%NaCl肉汤培养基可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包括__________,用7.5%NaCl肉汤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中在血平板上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接种操作前后需要对接种工具进行_________灭菌。
(4)在制备血平板时需将pH调节至__________ (“微酸性”或“微碱性”)后灭菌,待培养基__________后,再加入适量血液。按培养基功能分类,血平板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5)经多次规范操作、重复实验,血平板上均出现_____的菌落,初步证明鲜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但鲜牛奶供应商仍认为此菌并非鲜牛奶所携带,因此,要对本操作进行完善,完善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

为了提高温室的经济效益,需要调控好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气体和湿度。科研人员对温室栽种的作物进行了相关研究,以下是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甲表所示为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到的该植物的氧气释放量。乙图表示该作物相对光合速率(即净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A点表示幼叶成折叠状,B点表示叶片充分展开,丙图中曲线1、2分别表示作物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
表甲

光照强度(klux)
0
2
4
6
8
10
12
14
02释放量(uL/cm2叶面·min)
-0.2
0
0. 2
0.4
0.8
1.2
1.2
1.2


根据上述有关数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甲表可知,在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斯时,该作物光合作用的实际产氧量为uL/cm2叶面·min。
(2)由乙图分析:
①新形成的嫩叶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较低,从光合作用光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
②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是
(3)由丙图分析:假如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则在环境温度达到约时,该植物就不能正常增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