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活动小组拟用下列装置做炼铁原理的实验,同时检测氧化铁的纯度(假设矿石不含其他与CO反应的成分)。CO用H2C2O4====CO2↑+CO↑+H2O来制取。与Fe2O3反应的CO需纯净、干燥。
(1)若所制的气体的流向为从左向右时,下列仪器组装连接的顺序是(用a,b……表示)
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的作用是,装置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先熄灭戊处的酒精灯,再熄灭甲处的酒精灯,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是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实验装置图,将浓盐酸滴加到盛有二氧化锰粉末的圆底烧瓶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瓶中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C瓶中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3)玻璃管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干燥管E中盛有碱石灰(CaO+NaOH),其作用是。
(12分)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用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反应结束后,试管B内的液体分成两层,乙酸乙酯在______层(填写“上”或“下”).若分离10mL该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
(15分)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生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实验室现有下列试剂:0.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0.10mol·L-1 KI溶液、新制氯水、淀粉溶液、蒸馏水。请你协助他们探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肯定含有 气体。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
验证猜想Ⅰ |
步骤①:取少量0.01 mol·L-1酸性 KMnO4溶液,滴入所得溶液中 |
|
|
步骤②: |
|
含有Fe3+ |
|
验证猜想Ⅱ |
将所得气体通入如下装置 |
|
含有两种或 以上气体 |
【问题讨论】
(1)有同学提出:若另外选用KSCN溶液,则仅利用KSCN和新制氯水两种溶液即可完成猜想Ⅰ的所有探究,试问是否可行,并说明原因: 。
(2)有同学提出:试管中气体可能是H2和Q气体,为此重新设计了实验装置如下图(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①Q产生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为确认Q的存在,则M中盛放的试剂为 ,并将装置M添加于 (选填序号)。
a.A之前b.A-B间c.B-C间d.C-D间
③装置图中D、E、F组合的作用是 。
某学习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绿矾(FeSO4·7H2O)热分解的产物。
【实验前准备】
(1)理论分析小组成员从理论上分析,认为下列分解产物不可能的是 。
a.Fe2O3、SO3、H2O
b.Fe2O3、SO2、SO3、H2O
c.FeO、Fe2O3、SO2、SO3、H2O
(2)查阅资料常压下SO3熔点16.8℃,沸点44.6℃
【实验探究】
针对以上可能的组合猜想,该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3)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检查装置A与B气密性的操作为 。
②取一定量绿矾固体置于A中,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双通管。
③观察到A中固体逐渐变红棕色,B中试管收集到无色液体,C中溶液褪色。
④待A中反应完全并冷却至室温后,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硫酸溶解,取少量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⑤往B装置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溶液变浑浊。
(4)实验结果分析
结论1:B中收集到的液体是 。
结论2:C中溶液褪色,可推知产物中有 。
结论3:综合分析上述实验③和④可推知固体产物一定有Fe2O3。
【实验反思】
(5)请指出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的明显不足: 。
(6)分解后的固体中可能含有少量FeO,取上述实验④中盐酸溶解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选用一种试剂鉴别,该试剂最合适的是 。
a.氯水和KSCN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H2O2 d.NaOH溶液
【化学选修——有机基础化学】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
与醋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制备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
名称 |
相对分子质量 |
熔点或沸点(℃) |
水 |
水杨酸 |
138 |
158(熔点) |
微溶 |
醋酸酐 |
102 |
139.4(沸点) |
反应 |
乙酰水杨酸 |
180 |
135(熔点) |
微溶 |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 。阿司匹林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2)①合成阿斯匹林时,加饱和NaHCO3的作用是 。
②过滤所得粗产品要用少量冰水洗涤,则洗涤的具体操作是 。
(3)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试剂和方法是 。
(4)该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原料用量:4.0 g水杨酸、5.0 mL醋酸酐(ρ=1.08 g/cm3),最终称得产品m=4.6g,则所得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