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2日,载有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在酒泉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于5天后安全返回,这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又取得新的突破。下图是“神六”发射升空时的照片。推动上千吨的火箭和飞船的巨大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化学反应立下神功。火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H3)2NNH2〕,火箭升空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2H8N2+2N2O4====2CO2↑+3N2↑+4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偏二甲肼 |
| B.该反应进行时只有放热过程没有吸热过程 |
| C.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
| D.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CO2转移8 mol电子 |
某溶液可能含有Clˉ、SO42ˉ、CO32ˉ、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200mL,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加热,得到448m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定),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3.2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9.32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 A.至少存在5种离子 |
| B.SO42ˉ、NH4+一定存在,Clˉ可能不存在 |
| C.Clˉ一定存在,且c(Clˉ)≥0.3mol/L |
| D.CO32ˉ、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尽管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纯净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 |
| B.欲除去CO2中的大量HCl气体,可将此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
|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和Ca(ClO)2,应密封保存 |
| D.新制的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在SiO2+3C
SiC+2CO↑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 A.36︰30 | B.60︰36 | C.2︰1 | D.1︰2 |
制备干燥的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 A.NH4Cl溶液,NaOH溶液 | B.浓NaOH溶液,NH4Cl晶体,浓H2SO4 |
| C.浓氨水,浓硫酸 | D.NH4Cl固体,消石灰,碱石灰 |
下列物品中,都用到硅单质的是
①光导纤维 ②硅太阳能电池 ③玛瑙 ④计算机芯片
|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