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材料二: 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GDP增速情况
注: 2008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为30626亿元,比1952年的57.9亿元增长了92.5倍;2008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2%,比1952年提高1.7%。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理由。
(2)揭示材料二的经济、政治信息,并从民族工作角度分析其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共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12日中美两国共同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2020年后各自的行动目标,并表示将共同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于2015如期达成协议,以及加强清洁能源、环保领域合作。美国媒体对此予以积极评价,称中美在北京亚太经合会议期间,在投资、贸易等多个领域明争暗斗,最终在减排方面找到共同点,实现了重大突破。
材料二:11月10日晚,在“水立方”举行的2014北京APEC领导人会议欢迎晚宴上,各经济体领导人统一穿特色中式服装亮相。这套被称为“新中装”的中式服装一经登场,立即让世人眼前一亮。在APEC领导人会议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合,“新中装” 具有中式的鲜明特点,很好地贴合了会议的主旨,将时代元素、发达的西方服饰文化和工艺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得到了各方高度的评价。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知识,分析回答我国应该奉行怎样的对美外交政策?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回答发展我国文化应从“新中装”的成功中获取哪些有益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知名跨国零售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图(门店数)

注:1996年该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目前该企业已明确2015年将关闭盈利不佳的30家门店。
材料二:
阿里巴巴近3年“双十一”营业额(人民币)图

阿里巴巴近3 年营业收入状况图

注:2011年至2013年,借助互联网技术世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年增长率约25%。
材料三:今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以当日收盘价计算,其市值达到2314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市值互联网公司。成立于1999年,只有短短的15年时间,阿里巴巴创造了企业快速增长的世界级神话。有学者指出:“总部设在中国杭州的民营企业阿里巴巴的成长经历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穿越。马云以及他的团队有着非凡的创新力,他们非常敏锐地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善于利用国际资本,更是聚合了中国的市场机会和政府的有力扶持。”
(1)分析材料一、材料二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再造更多的阿里巴巴式神话。

(3)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阿里巴巴“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机遇”的道理。运用“事物发展具有前进性”的原理,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电子商务的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一:在电脑普及,全民习惯了键盘敲字的今天,尽管汉字书写目前还不至于出现需要拯救的危机,但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担负着“振兴汉字书写文化,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的使命,吸引了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誉,汉字书写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但该节目选择一些早已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的生僻字用于比赛,选手靠疯狂背诵参加比赛等引发争议。有些人的观点认为,节目中考了一些太生僻的汉字,生活中很少用到,节目强调重视汉字的书写只是“一场幽怨的复辟”。
材料二:书法中的“书”即为“写”,“法”则为法则、法规、法度。照着字帖练字书写,古人称为“临帖”。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说过:“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使之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王羲之学习前辈的经验,并不完全是模仿,而是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又经过自己的融会贯通而独创一家,这是他成为“书圣”的主要原因。
(1)有人认为,央视推出此档节目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其中听写众多的生僻字,靠死记硬背更是对中学生的摧残。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知识,评析材料一中的观点。
(3)材料二为我们学习汉字书写提供了哪些有益的方法论启示?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改革税制、稳定税负、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下图是我国2013年采取的财政措施(部分):


信息一
2013年8月,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国推开,这一试点自2012年1月在某些省市开始实行,至2013年7月,已给企业减免税款超过500亿元

信息二
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

信息三
2013年,政府投资选择那些长期能够优化经济结构,短期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项目,比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等

材料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它以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为重要表征,以多种制度协同配合为保障。这就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2013年采取的财政措施(部分)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并依据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出合理建议。
(2)结合材料二,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材料一:2014年3月29日,菲律宾军队在南海仁爱岛礁与中国大陆海警船激烈对峙。菲方安排媒体随行,拍下中国大陆公务船在仁爱礁海域“骚扰”菲船的过程,提请国际仲裁。2014年12月7日,外交部授权发表文件强调,仲裁庭对于菲律宾提起的仲裁明显没有管辖权,菲单方面提起仲裁的做法,不会改变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的历史和事实,不会动摇中国维护主权和海域权益的决心和意志。不会影响中国通过谈判解决争议,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政策和立场。
材料二:菲律宾经济发展署署长巴利萨坎日前表示,今年1到7月,中菲双边贸易总额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中国成为菲律宾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中菲贸易在过去四年中发展迅速。中菲双向投资正呈上升趋势。这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大了对菲律宾的制造业、服务业、信息和通讯等行业的投资。
无论是双边贸易还是来自中国对菲律宾的投资,对于菲律宾的吸引力是政治因素所无法阻挡的。就贸易而言,在前不久在中国南宁刚刚结束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许多菲律宾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纷纷表示,不希望中菲经贸被政治因素所干扰。菲律宾企业家纷纷表示,他们坚持在商言商,加速对中国贸易引资才是不变的主题。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常识分析“菲律宾企业坚持在商言商,加速对中国贸易引资才是不变的主体”的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