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有的答:“功成名就。”朱元璋不以为然,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
A.其他大臣的回答不科学 | B.朱元璋用人标准混乱 |
C.万钢强调对专制君权的服从 | D.其他大臣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 |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目的是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
《元史·地理志》中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下列关于元朝地方行政区域设置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现河北省地域是由中书省直接管理的“腹里” |
B.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
C.行省之下,分别设道、府、州、县 |
D.西藏归宣政院管辖 |
唐初,突厥贵族对内地不断侵扰。假如你是那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作战计划,接下来你会()
A.交皇帝裁定 | B.交门下省审议 |
C.交兵部出兵 | D.交内阁处理 |
下列四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②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不先道理,明经以墨义,考试不本儒术,选人以书判殿,最不尊人物
③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枝。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尾摆头,便道是圣门高第
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局
A.①②③④ | B.④①②③ | C.④③②① | D.④②③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