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上述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①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
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
| 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 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
| 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 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
古希腊某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这种观点不具备下列哪一项影响
| A.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 | B.忽视了事物的客观性 |
| C.冲击了神灵的束缚 | D.遏制了个人主义思想 |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
| C.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 D.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
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创立民国” |
|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 D.“天下为公” |
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固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处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A.亡国 | B.革命 | C.帝制 | D.尊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