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4日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8周年。国家通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思想道德建设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②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③以增强诚信意识为基本要求 ④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国务院通过各种形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 时间 | 
   内容 | 
  
| 2010年1月11~26日 | 
   5次召开座谈会,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问计于民 | 
  
| 2011年1月20~27日 | 
   5次召开座谈会,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全国工商联负责人等意见 | 
  
| 2011年2月27日 | 
   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并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 | 
  
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①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行政 
 ③人民民主的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④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3年春晚小品《大城小事》通过两个发小广告的人遇到的偶然性矛盾事件,在给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揭示了目前城市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乱贴非法小广告现象。作为一名中学生,面对小广告的骚扰,你可以()
| A.行使基本民主权利,向媒体反映 | 
| B.建议政府修改法律,严惩违法行为 | 
| C.与人大代表一起,对相关政府部门行使质询权 | 
| D.拨打“城管热线”反映,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 | 
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参与公共事务,才能涵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练;对政府而言,多渠道海纳公众的“参与百川”,能够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尊重民意也是公权力最好的民主素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根本途径
 ②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彰显了民主的真实性
 ③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才是理性参与
 ④推进民主政治必须倡导公民公共精神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晒”出了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规定行使权力的条件、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以及廉政风险防控等级等,方便群众“按图索骥”给予监督。这一做法的积极影响是()
| A.工作更加透明、利于民主监督、增强政府权威 | 
| B.规范工作流程、杜绝权钱交易、优化公共服务 | 
| C.简化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维护公民权利 | 
| D.实行民主监督、集中专家智慧、改进政府工作 | 
下漫画“中国式过马路”。杜绝这一现象需要各界共同努力。 下列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有()
 ①人大坚持“开门立法”,交通规则由公众共同制定
 ②政府履行服务与管理职能,加强交通法规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
 ③扩大交警自由裁量权,加重对带头闯红灯行为的处罚
 ④引导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提升参与公共生活的素养.
 A.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