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
图二是2008年金融风暴
材料二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采取三管齐下的措施,花了1万多亿美元,大体上是行之有效的”。黄奇帆表示,一是通过重组甚至国家有化重振金融机构,二是通过打包出售的方式解决坏账,三是以国家信用担保注资。三管齐下的措施还是有效的。“美国GDP很大,这2万亿的坏账也是能很快处理掉的,目前的危机确实严重,但不要看得太悲观,几年时间是可以缓过来的”。
材料三 下图为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时的场景:

材料四 经济危机周期会有多长?黄奇帆表示,最乐观的判断,2010年底美国走出经济危机。黄奇帆说:“如果效果差一点,整治慢一点,也可能需要四年。但总而言之,对美国经济还是要有一定的信心,这也同样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判断。”美国经济体量大,在世界经济中居于核心地位,如果五、八年内不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世界在这几年也会被它拖累,所以这时候对美国经济判断非常重要,黄奇帆又说:“我估计到明年下半年美国股市会有一点回头,然后虚拟经济的回头带动实体经济的回升”。
——中共重庆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讲话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图1与图2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府为克服金融危机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与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
(3)材料三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有什么关系?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面对这种趋势,我们国家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雅尔塔体系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指出20世纪60年代,促进新加坡、韩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国际环境和各自的不利因素,并综述两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及成就。

(1)中国的四大发明是哪四个?(2)
(2)明清以前中国科技居世界前列的原因有哪些?(6)

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近现代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光明日报》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全球文明史》(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
19世纪末,一位参观美国白宫的日本游客在自己极为满意的一首诗中表达了这种民族情绪:“我们使蛮夷痛苦地仰望,我们伟大日本东方帝国的荣耀。”
《民族主义幽灵与苏联裂变》(吴楚克著)
无产阶级革命是在抛弃了民族偏见提升到阶级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革命,这在人类革命史和国家史上是从来没有的。……但是矛盾的转化绝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苏联的)问题就出在一些人简单地用社会主义革命代替了民族解放运动,用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了民族自身的发展。

(1)据材料指出梁启超和日本游客各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经济原因及影响。
(2)据材料概括苏联历史发展中潜在的问题,它产生了什么危害?

下表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及失业情况。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失业人数
1400万
600万
300万
85万
300万

试问:美国和德国为什么在这次危机中受破坏程度最严重?为摆脱危机,这两国在措施上有何差异,分析这差种异的原因?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对华盛顿会议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的作用主要有二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华盛顿会议是一次失败的会议,它使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灾难;第二种观点认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收回了许多主权,应该肯定这次会议的积极作用。你同意哪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简要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