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14-2-8所示LC回路中C是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板水平放置,开关断开时,电容器内带电灰尘恰好静止,当开关S闭合后,灰尘在电容器内运动,若C="4" μF, L="0.1" mH,求:
(1)从S闭合时开始计时,经过2π×10-5 s时,电容器内灰尘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当灰尘的加速度多大时,线圈中电流最大?

图14-2-8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电磁振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测定和描绘“220V,40W”白炽电灯灯丝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利用调压变压器供电.调压变压器是一种自耦变压器,它只有一组线圈L,绕在闭合的环形铁心上,输入端接在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与零线间,输出端有一个滑动触头P,移动它的位置,就可以使输出电压在0~250V之间连续变化,图13-4-13画出的是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图符号.实验室内备有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实验器材.

(1)在图13-4-13中完成实验电路;
(2)说明按你的实验电路图进行测量,如果电表内阻的影响不能忽略,在电压较高段与低压段比较那段的误差大?为什么?
(3)如果根据测量结果做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3-4-14所示,试根据图线确定,把两个完全相同的“220V 40W”白炽电灯串联在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与零线间,这两只电灯消耗的总功率是多大?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不同的变压器,它们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匝数都不一样,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个这样的探究问题:是不是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变压器的匝数有关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们进行了以下的探究实验:

实验器材有:可拆变压器(即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匝数都可改变),交流电流表,学生电源(可输出低压交流电)其实验原理图如图13-4-12所示,每次实验后每同时改变依次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的匝数,并将每次实验时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的匝数记录在表格中,同时将每次初级线圈的输入电压、次级线圈的输出电压也记录在下表中:

试验次数
初级线圈匝数n1(匝)
次级线圈匝数n2(匝)
n1/n2
初级线圈的输入电压U1(V)
次级线圈的输出电压U2(V)
U1/U2
1
1800
900

4
1.98

2
1500
750

4
1.99

3
1000
500

4
2.00

4
800
400

4
1.99

(1)计算出每次实验所用的初级线圈与次级的匝数比以及初级线圈的输入电压与次级线圈的输出电压之比并填入表中
(2)通过以上实验的数据分析,得出相应的规律:

如图13-4-10所示,在真空中,半径为R=5L0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磁场右侧有一对平行金属板MN,两板间距离为d=6L0,板长为L=12L0,板的中心线O1O2与磁场的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 给MN板加上电压U0,其变化情况如图13-4-11所示.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的粒子,从M、N板右侧沿板的中心线,在t=0或t=T/4时刻以速率v向左射入M、N之间,粒子在M、N板的左侧刚好以平行于MN板的速度射出.若上述粒子经磁场后又均能平行于M、N极板返回电场,而电场变化的周期T未知,求磁场磁感应强度B相应必须满足的条件.(不计粒子重力)

图(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的匝数n=100、电阻 r="10" Ω,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与电阻R连接,电阻R="90" Ω,与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在t=0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φ随时间t按图(乙)所示正弦规律变化.求:

(1)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
(2)电路中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如图甲所示为电视机中的显像管的原理示意图,电子枪中的灯丝加热阴极而逸出电子,这些电子再经加速电场加速后,从O点进入由磁偏转线圈产生的偏转磁场中,经过偏转磁场后打到荧光屏MN上,使荧光屏发出荧光形成图像,不计逸出的电子的初速度和重力。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加速电场的电压为U,偏转线圈产生的磁场分布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abcd区域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每个周期内磁感应强度都是从-B0均匀变化到B0。磁场区域的左边界的中点与O点重合,ab边与OO′平行,右边界bc与荧光屏之间的距离为s。由于磁场区域较小,且电子运动的速度很大,所以在每个电子通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可认为磁感应强度不变,即为匀强磁场,不计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求电子射出电场时的速度大小。
(2)为使所有的电子都能从磁场的bc边射出,求偏转线圈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
(3)所有的电子都能从磁场的bc边射出时,荧光屏上亮线的最大长度是多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