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在互联网上学习、发邮件、购物等,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上出现的虚假信息、黄色内容,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消极影响,有的甚至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业和健康,也阻碍了社会发展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网络文化的认识。
(22分)材料一,国际上通常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当基尼系数处于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出现两极分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基尼系数为0.5左右,无疑已超过了国际惯例的警戒线。中国的贫富差距已超过合理界限。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上一年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单位:%)
年份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财政收入 |
18.5 |
24.24 |
31 |
23.1 |
11.7 |
30.8 |
城镇居民 可支配收入 |
10.33 |
12.09 |
17.24 |
14.47 |
8.83 |
13.63 |
注:2010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材料三,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十二五规划强调的“四个更加注重”。
(1)针对材料二图表中传递的经济信息,有人认为,“民富”必须“国强”。但也有人认为,“国强”不一定“民富”。对此,结合财政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6分)
(2)结合材料二图表中传递的经济信息,谈谈国家如何分配才能实现“民富”。(4分)
(3)“国富”到“民富”既要讲效率又要讲公平正义。那么我们要如何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6分)
(4)“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靠财政,据此回答我国国家财政在经济生活中有何作用?(6分)
(8分)学生小明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每月收入3500元;妈妈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每月收入2500元,家庭年收入8万元左右。扣除家庭正常生活开支,小明家一年节余3万元左右,现有存款40万元。最近小明的爸爸和妈妈在家庭投资理财计划上发生了争执。
爸爸的理财计划 |
妈妈的理财计划 |
||
内容 |
理由 |
内容 |
理由 |
炒股:30万元 |
股市行情看好 |
存款:20万元 |
准备支付小明大学费用 |
一家三口的重大疾病保 险:每年8千元 |
医疗费用上涨 |
购买国债:10万元 |
利率比较高 |
购买汽车:贷款20万元 |
比同事的车子要高档些 |
购买汽车10万元 |
省钱省油,经济实用 |
如果你是小明,请分别指出爸爸、妈妈理财计划中的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8分)
我校周围有许多网吧经营,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可以积极实行民主监督,为守望公共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1)请大家根据我们周围存在的一些由于政府部门不作为带来的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按照下列步骤制定一份监督方案。(8分)
①确定监督目标(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备选方案(即民主监督的渠道):
渠道一:
渠道二:
渠道三:
(2)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好监督权? (6分)
材料一:某市政府承诺要为农民办八件实事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农村危桥改造工程已投入4500万元,完成改造38座,正在建设37座。让农民得到了明显实惠,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市政府还积极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材料二:“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履行什么职能?除此职能外,政府还有哪些主要职能?(8分)
(2)该市政府为什么要履行上述职能?(8分)
我国“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在下表空格内填写恰当的内容。(8分)
“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 |
政治生活依据 |
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 |
① |
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 |
② |
“十二五”规划草案要提交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审议讨论,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
③ |
(2)为了编制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十二五”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2010年11月提供了包括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直接给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写信或发电子邮件、发手机短信等多种参与方式。
指出上述材料中体现的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十二五”规划决策的方式及政治意义。(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