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出口大幅下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材料三  2010年3月21日,国务院总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上致辞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将对国际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当今时代各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合作发展才能互利互惠。”
某校高三学生以“金融危机中的企业如何走出困境”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简要为金融危机中的企业如何走出困境提供几点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一某县地处山区,人均耕地 0 . 6 亩,过去长时间人们把眼睛只盯在传统的粮食种植业上,农民收入低,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近几年,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使农民脱贫致富,人均收入 2000 多元。第一,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山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路。第二,种植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与经销公司签订合同,开拓城市市场。第三,政府财政支出和金融部门货款,大力扶持小城镇建设,发展二、三产业,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第四,注重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积极支持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材料二 2004 年,某县在 R 镇征地近 2000 亩(1 公项="15" 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 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 2012 年该区实现产值 120 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 2012 年,该镇人口由 2 . 3 万增加到 3 . 5 万,新增人口中有 7000 多人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 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 l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 ( 10 分)
(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 R 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l0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几年来,中国企业不断加快的并纳步伐,无疑是中国经济 2012 年的一大亮点。仅在今年一月份,国内披露的大型并购就有三一重工3 . 23 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普迈斯特,广西柳工斥资 3 . 35 亿元人民币并购波兰 HSW公司的工程机械事业部,山东重工 3 . 74 亿欧元收购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 75 % 的控股权,国家电网公司以 3 . 87 亿元收购葡萄牙电力 2 1 . 35 %股份。预计 2 013 年,中国并购市场的井喷将持续,并购安全数和金额有望再次刷新新纪录。
材料二有专家称:“简单买到手并不意味若并购成功,成功在于并购后的发展。”为“走出去”并购所困的中国企业,可以开出一个长长的名单: TCL 、联想、中投、海尔、中国平安 … … 他们跋涉在这条尚未找到感觉的道路上,艰难而又有些苦涩地探索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梦想,徽妙的政治影响、隐埋于水下的技术陷阱,西方偏见的舆论导向、强硬而不近人情的工会、来不及熟悉的法律规则、没完没了的劳资纠纷、形如鸡肋的垃圾资产、沟通不畅的文化冲突 … … 无一不是前进道路上的深坑大洞。
( 1 )中国企业并购市场的井喷将持续有何经济意义? ( 10 分)
( 2 )请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中国企业并购成功出谋划策。( 10 分)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只有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为什么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精神。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的哲学依据。

材料:《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坚持全省文化发展统筹安排。广州、深圳市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文化引领和辐射作用,重点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珠三角其他地区要结合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产业集群。粤东西北地区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与珠三角地区文化建设优势互补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各地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把广东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广东省是如何建设文化强省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出行前通过手机就能得知交通路况信息;足不出户也能预约名医专家掌握健康情况;社区环境出现污染状况就会被迅速导入排污通道……这些仅仅只是智慧城市蓝图的—部分。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型产业的发展以及加快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并为企业发掘新增长点和转型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各地智慧城市规划早已启动,一项以“智能化”为焦点的产业盛宴已经展开。
材料二 为建设“智慧城市”,某市作出了“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战略部署,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到2016年基本建成智慧城市的目标。规划明确了政府的责任和任务,强调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政府、企业、市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推进体系,整合各类共享资源,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力。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建设智慧城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为发展智慧城市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作为市民应如何为建设“智慧城市’’作出自己的努力。(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