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网10月26日报道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26日17时44分第二次变轨成功!(见图)。
继“神舟”五号、六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后,是我国宇航事业的又一次重大成就。
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距地面343公里的太空,绕地球飞行了76圈后,于17日凌晨4时33分,“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顺利着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实现第二步任务的重要开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神舟飞船先后六次升空,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引导、带动和辐射效应,有人把这称之为“神舟经济学”。
材料二:“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成功来之不易。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费俊龙甚至把近40万字的飞行手册全部背下来了,复杂的飞行程序、操作要领以及各种应急处置方案,全部做到了不查手册就能处置。飞船遨游太空,航天员始终要在封闭狭小的环境里经受超重、失重相互交替的折磨,要克服噪声、振动、低压、缺氧等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完成飞船上各种操作任务和大量科学试验任务。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请分析迅速发展的原因。
(6)从经济常识角度指出我国积极参与空间科学试验的经济意义。
(7)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8)费俊龙、聂海胜是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的?
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请从中华传统文化中为传统思想举一个例证。
传统思想的例证
“法”字古代写作“灋”。“灋”从“廌” (zhi),“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 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廌”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法”字 的演化说明汉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针对现在社会上的“失信”现象和一些人在网络上的“炫富”现象,要召开班级辩论赛。
辩题1:正方“钱是万恶之源”反方“钱不是万恶之源”
辩题2:正方“诚信主要靠自律” 反方“诚信主要靠他律”
从辩题中任选一题和一方观点,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辩的陈述词。
2014年3月5日学习雷锋日,某班团支部书记带领大家学习《雷锋日记》: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多帮助人民做点儿好亊,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同学甲总结说:“雷锋精神是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当作最大幸福。”.
结合《雷锋日记》,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相关知识,谈谈我们今天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新常态带来经济运行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我们要历史、辩证地看待这些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顺势而为。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坚持发展,因势利导。我们要用好新机遇,培育新增长点,在新常态下一心一意谋发展。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主动作为,乘势而上。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为支撑的发展。
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我国主动适应新常态是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