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3月5日学习雷锋日,某班团支部书记带领大家学习《雷锋日记》: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多帮助人民做点儿好亊,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同学甲总结说:“雷锋精神是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当作最大幸福。”.
结合《雷锋日记》,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相关知识,谈谈我们今天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然而2013年入冬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这次雾霾天气的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而且部分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私下排污,使得雾霾加剧。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我国政府在大气污染的治理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主要体现在功能的缺失,如对于相关排污企业监管不严,标准过低,执法不严,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了建设“美丽中国”,请为政府防治雾霾提出合理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形成过程:
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规划纲要的形成过程。

材料一: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政府承诺从2013年起将在京津冀等多个地区开展PM2.5的监测并公布信息,为政府部门的环境决策提供依据;“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调动3.4万亿人民币资金投放到生态环保领域;并加大环保执法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二:中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有目共睹,然而大量环境隐患也因此产生。近来,雾霾天气、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牵动着公众的神经,也引发了全国两会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热议。
材料三: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并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1)结合材料一,从多角度说明政府怎样才能让百姓走出雾霾?
(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如何履行职责?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分析党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章的依据?

材料: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网民已达两亿多,写博客、发帖子、上网交流已经成为许多民众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在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民意。
(1)结合材料,试分析网民参与“网络问政”的政治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谈谈公民应怎样参与“网络问政”?

胡锦涛同志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人们对和谐文化的上述认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