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分)竞争,归根结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产品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优胜劣汰,谁的产品好,谁的名牌多,谁就有竞争力,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2014年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香久向大会递交提案,建议大幅提高公务员工资。而他建议的是“给基层公务员逐步涨工资”,媒体却报道成了“给公务员大幅涨工资”。何香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大多数公务员,是勤勤恳恳工作,没有灰色收入。“不能让广大公务员为少数腐败分子埋单”。辣椒评论:关于公务员涨工资问题,早前人们就针锋相对地讨论过了,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务员工资到底涨与不涨,还需从长计议。人们吐槽的那些内容,有很多是带有个人私利色彩的。作为国家规范化管理的一支队伍,最终公务员工资涨还是不涨,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毕竟公务员队伍很庞大,一些政策能否实现还需认真调研并研讨。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提高公务员工资?请用有关政治生活知识阐明理由。
材料二 2014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媒体的提问。李克强在谈到民生问题时阐述: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保基本,建立一张统筹城乡的“网”,也就是说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住房等诸多方面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兜底线,也就是社会救助救济的制度化,我们决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促公平,就业、创业、教育的公平。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政府今年着重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经济意义并为此提两条建议。

2014年是新一届领导层履职次年,也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立足国情,遵循规律,思想创新,关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
材料一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单独两孩”政策正式落地。
2013年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决议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者常委会应根据人口与计生法和本决议,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时修改相关地方性法规或作出决议。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越来越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即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适应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有必要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依法启动“单独两孩”政策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尽管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人口众多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基本国情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会改变。此次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意味不要计划生育了,而是既要抓好“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也要抓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根据上述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解读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材料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次高考改革路线图的内容包括:一、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二、完善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习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三、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缩小收入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改革势在必行。
——— 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缩小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差距,高管人员薪酬增幅应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
——— 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4月1日起,北京、上海、天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8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7元,均系全国最高。截至目前2014年全国已有7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中国改革的成功,离不开政府权力的运行。
两会期间,“权力清单”在网络上再次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两会前夕,已有54个国务院部门集中晒出行政审批权清单,对此网友给予极高评价。一位网友说得好,此次政府“晒出”权力清单、亮出“权力家底”,进行“透明革命”,有理由相信行政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就此明显改观。某全国人大代表认为,法治政府是阳光政府,晒出“权力清单”是依法治国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权力公开之后,应注意不同部门间事务的集中和整合,亟需建立相关监督机制。
(2)结合材料,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如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国外甲型H1N1流感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12分)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杭州市政府本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杭州,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2013年入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面对当前的环境污染,一地或一人很难“独善其身”。政府、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每个公民也要行动起来,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招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应如何作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