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长为d的正方形区域ABCD内有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束电子在A处沿着A指向B的方向射入,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那么,在磁场中电子能运动的最长时间为_______________;能在CD边上射出磁场的电子中具有的最大速度值为___________.
(6分)(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的频率为50Hz。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和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m/s2,若用
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输出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Hz,下图为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A点是重锤下落的起点,重锤的质量为m。从某一位置B开始,B、C、D、E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设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则打D点时重锤动能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
(1)在实验中必须平衡摩擦力, 以小车所受重力的下滑力平衡摩擦力,当小车做 (1分)运动时,摩擦力恰好被平衡
(2)为了减小误差,在平衡摩擦力后,每次实验必须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合外力,获取多组数据。若小车质量为400g,实验中每次所用的钩码总质量范围应选组会比较合理。(填选项前的字母)
A.10g~40g B.200g~400g C.1000g~2000g
(3)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是(交流、直流)电源 频率为50Hz,图中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纸带的一部分:1、2、3、4、5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s,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m/s2。(前两空各1分,最后一空2分)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长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I) 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
(II)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
(III)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IV)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
(2)、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II)已知实验测得的u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为750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约为2500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约为100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电阻约为3000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则滑动变阻器选择,测量电阻Rx表达式 (用相应物理量符号表示),在右侧方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