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
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pH试纸。
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方案Ⅰ: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 |
|
方案Ⅱ: |
|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__________。
A.金属镁 | B.食盐 | C.氢氧化钠 | D.硫酸铜 |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 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汁液 |
新鲜西红柿的汁液 |
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 |
滴数 |
12 |
20 |
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__________。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
实验现象 |
原因分析 |
A |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
硫 硫离子水解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具有臭味 |
B |
新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HCl显强酸性,使石蕊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其褪色 |
C |
SO 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
SO 2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 |
D |
向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溶液变浑浊 |
析析出了NaHCO3晶体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SiO2不溶于水,故H2SiO3不是SiO2对应的酸,或者说SiO2不是H2SiO3的酸酐 |
B.CO2通入水玻璃(Na2SiO3溶液)可以得到硅酸 |
C.因为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故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
D.因为NH3·H2O是弱碱,所以不能用氨水与FeCl3溶液反应制取Fe(OH)3 |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SO
、Al3+、I-、Mg2+、Na+7种离子中的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体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
A.Al3+、Na+、S![]() |
B.Mg2+、Na+、CO![]() |
C.Al3+、Mg2+、I-、SO![]() |
D.Al3+、CO![]() ![]() |
某炼金厂的废水因连降暴雨而溢出,导致河水严重污染,炼金废水中所含CN-有剧毒,其性质与卤素离子相似,还原性介于I-与Br-之间,HCN为弱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N-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CN | B.CN-可被Cl2氧化成(CN)2 |
C.在水溶液中(CN)2不能将F-氧化 | D.HCN的电子式为![]() |
标准状况下,m g A气体与n g B气体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m∶n |
B.25 ℃时,1 kg气体A与1 kg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m |
C.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m∶n |
D.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A与B的体积比为m∶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