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
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pH试纸。
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 方案Ⅰ: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 |
|
| 方案Ⅱ: |
|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__________。
| A.金属镁 | B.食盐 | C.氢氧化钠 | D.硫酸铜 |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 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 汁液 |
新鲜西红柿的汁液 |
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 |
| 滴数 |
12 |
20 |
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__________。
研究表明:NO吸入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对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
| B.一氧化氮的摩尔质量为30 |
| C.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
| 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
.“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 A.制CuSO4: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
| B.制CuSO4:2Cu + O2△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 |
| C.制Cu(NO3)2: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
| D.制Cu(NO3)2: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取硅 |
| B.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
| C.工业上可用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 |
| D.将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一束光照射,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
浓硫酸在下列转化中,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
| A.Cu―→CuSO4 | B.C―→CO2 |
| C.Fe(OH)3―→Fe2(SO4)3 | D.Fe2O3―→Fe2(SO4)3 |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
| B.18g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A |
| C.标准状况下,11.2L SO3所含的分子数目为0.5NA |
| D.在常温常压下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