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面是畜牧业生产上培育某种优良种牛的两种方法,请分析回答:

(1)方法Ⅰ和方法II均用到的生物技术有                                
(2)用激素处理的目的是使B牛             ,从B牛体内获得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                 (时期)才能与精子结合。
(3)A牛的精子必须在B牛的生殖道中经过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与B牛的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这个过程叫                 。卵子受精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能够观察到                   
(4)生产上常用           期的胚胎进行胚胎移植。若希望同时获得多个性状相同的家畜个体,可以使用            技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胚胎分割移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研工作者对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了调查,请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统计结果(调查面积单位是:cm×cm)。甲、乙、丙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⑵通过调查丙草原发现,在狐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的快的狐均得以生存。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的过程;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⑶通过调査放牧区与未放牧区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发现,放牧区小动物的丰富度明显低于未放牧区,说明放牧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改变放牧区草原群落的结构。线虫、蚯蚓主要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这类生物的活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
⑷研究丙草原能量传递关系获得下列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______过程实现的(填数字序号)。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___
__箭头所示(填数字序号)。

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其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在早期胚胎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一般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组成巴氏小体的化合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通常依据细胞中巴氏小体的数量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性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_______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表达,主要原因是其中的__________过程受阻。
⑶控制猫毛色的基因B(黑色)、b(白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BY的猫的表现型是_________。现观察到一只白色的雄性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猫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
⑷控制有尾、无尾的基因依次为A、a,则无尾黑毛雄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如果它与图示的雌猫交配,子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过程(如下图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由图可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
⑵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
⑶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⑷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其研究思路是:利用HIV可识别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

科研人员研究了光照强度、CO2浓度、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番茄叶片CO2释放量随光强度变化的曲线。若图中的B点骤变为点时,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快速下降(请用图中已标出的横坐标上的点回答)。图中若其它条件不变,温度下降5℃则D点将向方向移动。

⑵图乙表示某光强度和适宜溫度下,番茄光合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与G点相比,F点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低、相等、较高)。
⑶图丙是研究人员测定的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CO2浓度的结果。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认为光合产物的输出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阻碍了CO2吸收利用;观点二认为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片层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反应,而且不能恢复。为验证上述观点,将培养在条件下的番茄幼苗分为两组,实验组番茄幼苗进行处理,对照组保持原有状态。若实验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则观点二成立。

将某种植物种子在水中浸透,然后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h)
X液面位置
时间
X液面位置
0
5.0
5
14.5
1
7.0
6
15.5
2
9.0
7
15.8
3
11.0
8
15.8
4
13.0
9
15.8


(1)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______水,使代谢增强。
(2)装置中使用NaO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液面变化值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结果准确性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________________的同种种子外,其他条件与上图装置相同。
(4)实验4小时后液面变化减缓乃至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