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过去,人们一提到民族地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刀耕火种”、“人背马驮”…… 今天,民族地区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2008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1317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l38元增加到3389元。60年来,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近4000万,部分少数民族已实现整体脱贫。
——摘自《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
材料二:我国各民族群众之间已经心心相印,汉族兄弟能深入边疆的每一个地方帮助少数民族兄弟,少数民族同胞也真心地帮助汉族兄弟,即使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他们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保护汉族同胞的安全。用他们的话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只有团结才能发展”。
(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民族地区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幸福其实是一种边际效益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最大化满足。“民生”、“幸福”是2013年的中国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中国共识。

材料一:2013年中国发展与民生指数

图1
2013年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满意度

图2
注:中国发展与民生指数测度主要测度中国的发展和民生状况,包括民生质量指数、公共服务指数和社会管理指数,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公众评价等6项一级指标,其中民生改善模块设置了收入分配、生活质量、劳动就业3项二级指标。西藏和港澳台未参与排名。
(1)指出材料一中两图包含的经济信息。
(2)就中国发展与民生指数测度,有人说,如果没有GDP,一定不会幸福;只有GDP,可能不一定幸福,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抛弃GDP,而是超越GDP。请从“科学发展观”角度加以评析。

某校高一(7)班召开了“聚焦中学生消费现象”的主题班会,在探讨对消费的认识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甲同学:“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管它是否时尚主流,管它有没有摄像头去玩偷拍,管它4096色还是6万5色,它有个性,够反叛、跟我有feel,我就要它!”
乙同学:“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丙同学:“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1)假如你是该班学生,根据班会的讨论,请你归纳,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见解分别受到哪种消费心理的影响?(9分)
(2)你认为中学生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哪些原则。(12分)

在坚持宏观调控政策不动摇,新增供应仍处于高位的2012年,虽然开发商还不至于遭遇大面积洗牌,但房价下跌似乎已成业内共识。2012年1月8日,“2012中国地产新视角高峰论坛”上,任志强、刘晓光和黄怒波等地产大佬纷纷亮出观点,认为降价是今年房地产市场大势所趋,争论的焦点也仅限于降幅多少而已。
请分析房产价格回落对人们生活和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9分)

2014年,又逢甲午。120年前的8月1日,中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甲午战争,民之痛、国之殇。在甲午国耻120周年之际,某校时政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甲同学观点的合理性。(6分)
(2)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角度看,乙同学观点给找们什么启示?(6分)
(3)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谈谈你对“不惹事、不怕事”的看法。(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与韩国建交后贸易情况

材料二:中韩两国地缘接近,文化相似,文化交流在推动中韩现代友好交往和实现邦交正常化,以及促进两国贫易合作等方面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中韩友好交流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从官方到民间,文化交流愈发活跃,“文化日”“文化周”“文化月”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层出不穷。“韩流”与“汉风”交相辉映,共同推动中韩文化交流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材料三:2014年7月3日,在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韩建交22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韩各领城合作取得巨大成就。中韩关系发展速度之快、领城之广、影响之深,为国际社会树立国家关系发展的典范。当前,中韩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风好正扬帆。我期待这次访问成为叙友好、话合作、谋发展、求和平的访问,让中韩友好航船高扬风帆、破浪前进。
(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并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这一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5分)
(2)简要说明材料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6分)
(3)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风好正扬帆”的认识.(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