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是常见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D的少2个。E是与D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半径小于D。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易溶于水的物质中,能促进水电离的物质M是 (写化学式,写一个即可,下同),能抑制水电离的物质N是 。25℃时,pH=a的M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与pH=a的N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为 。
(2)甲、乙、丙分别是B、C、D三种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甲、乙都能与丙发生反应,且丙用量不同,反应的产物不同。回答问题:
①向丙溶液中缓慢滴加过量的乙溶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等物质的量的丙溶液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过程Ⅱ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 。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Ⅲ和Ⅳ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5)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c(Na+) = 2c(CO32-) | B.c(Na+) > c(CO32-) > c(HCO3-) |
C.c(OH-) > c(HCO3-) > c(H+) | D.c(OH-)-c(H+) = c(HCO3-) + 2c(H2CO3) |
(6)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下图是粉红色的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A(C5H8)是形成天然橡胶的单体,它的一系列反应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和③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B形成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为一溴代物,分子中含均2个,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环状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2种氢原子③不含立体异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它们。
(1)卤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区;溴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HF)2形式存在的。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下表提供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_________(写出名称)。
氟 |
氯 |
溴 |
碘 |
|
第一电离能(kJ/mol) |
1681 |
1251 |
1140 |
1008 |
(4)已知碘酸(HIO3)和高碘酸(H5IO6)的结构分别如图I、II所示:
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IO3_____ H5IO6(填“>”、 “<”或“=”)。
(5)硼酸(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03分子间通过氢键相连(如下图)。则1 molH3BO3的晶体中有 mol氢键。
硼酸溶于水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硼酸B(OH)3·H2 O,它电离生成少量[B(OH)4]一和H+,则 [B(OH)4]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
(6)如图所示的二维平面晶体示意图中表示化学式为AX3的是________。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由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在反射炉中,把铜精矿砂和石英砂混合加热到10000C左右,黄铜矿与空气反应生成Cu和Fe的低价硫化物,且部分Fe的硫化物转变为低价氧化物,该过程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 反射炉内生成炉渣的主要成分是 ;
(2)冰铜(Cu2S和FeS互相熔合而成)含Cu量为20%~50%。转炉中,将冰铜加熔剂(石英砂)在1200°C左右吹入空气进行吹炼。冰铜中的Cu2S被氧化成Cu2O,生成的Cu2O与Cu2S反应,生成含Cu量约为98.5%的粗铜,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 ;
(3)粗铜的电解精炼如图所示。在粗铜的电解过程中,粗铜板应是图中电极 (填图中的字母);在电极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粗铜中还含有Au、Ag、Fe,它们在电解槽中的存在形式和位置为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的文章《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法律思考》,该文章从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背景人手,分析了欧盟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争议焦点所在,最后对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进行了评析,并提出征收航空碳排放税是未来趋势的观点,希望在反对声中换一个视角来阐述征收航空碳排放税对于环境保护、技术革新和国际法的促进作用。
(1)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纯,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C+____KMnO4+____H2SO4→____CO2↑+____MnSO4+____K2SO4+____H2O
(2)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生成气体E和F。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如下表:
![]() ![]() T/℃ n/mol |
活性炭 |
NO |
E |
F |
初始 |
2.030 |
0.100 |
0 |
0 |
T1 |
2.000 |
0.040 |
0.030 |
0.030 |
T2 |
2.005 |
0.050 |
0.025 |
0.025 |
上述反应T1℃时的平衡常数为K1,T2℃时的平衡常数为K2。
①计算:K1=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信息判断,温度T1和T2的关系是(填序号) 。
A. T1大于T2 B. T1小于T2 C.无法比较
(3)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
CO(g)+H2O(g) CO2(g)+H2(g) △H=-41 kJ/mol
已知:2H2O (g) ="=" 2H2 (g) + O2 (g) ΔH=+484 kJ/mol,
①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 CO转化生成CO2的反应达到平衡时, CO、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 均增加1 mol B. 均加倍 C. 均减少1 mol D. 均减半
(4)草酸二甲酯水解产物草酸(H2C2O4)为二元中强酸
① 草酸氢钾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H2OH++OH-、HC2O4-
H++C2O42-和 。
② 向0.1 mol/L的草酸氢钾溶液里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此时溶液里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c(K+) = c(HC2O4-) + c(H2C2O4) + c(C2O42-)
b.c(K+) + c(Na+) = c(HC2O4-) + c(C2O42-)
c.c(Na+) = c(H2C2O4) + c(C2O42-)
d.c(K+) > 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