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3年美国出兵伊拉克,遭到法国、德国的坚决反对。此时在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形成了俄、法、中对美、英的3比2局面。长期以来,美国认为它的主张在联合国内得不到大多数国家支持,并将之说成是第三世界的“暴政”,因此对联合国的态度一向是能用则用之,不能用则将联合国搁置一旁。自1991年的“海湾战争”打顺利以后,美国当世界警察的积极性和自我陶醉感增加,随后又绕开联合国,利用“北约”组织,对南联盟和伊拉克、阿富汗进行了“军事打击”,给世界形势带来了自二战后空前的“乌云密布”和不确定。
材料二:【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外交部长杨洁篪12日晚应邀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电话。潘基文说,惊悉中国四川省遭受严重地震灾害,我谨代表联合国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和诚挚慰问,对死难者表示沉痛哀悼。
潘基文说,相信在中国政府和中国领导人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灾区人民一定能够克服地震造成的困难,重建家园。联合国将全力支持中国的救灾和重建工作。
(1)联合国是什么性质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
(2)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组织有关知识,谈一谈如何正确看待联合国的作用?
某校高三1班学生就实现人生价值问题开展研究活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他们收集到如下材料并进行讨论: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评选活动自8年前开始以来,每年都有那些为社会、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当选。在每年的这档节目里,那些感动的故事一次次让人泪水充盈。有些观众是含着泪看完节目的,他们说,这个节目“看了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弘扬了主旋律”,是媒体成功打造的一个 “精神品牌”。《感动中国》之所以被观众称为“是年度中国人的一部精神史诗”就在于它体现了媒体的高度责任感,并与时代紧密相连,全面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特色,大力弘扬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社会普遍的价值判断标准相一致,从而形成了一种共鸣。
(1)请运用人生的价值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材料二: 自2003年起,教育部分批批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6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给试点高校提供自主选择自己所需人才的空间和舞台。下面是部分高校2010年自主招生面试试题,这些试题体现了高校选拔人才的价值取向。
何为软实力,如何构建国家软实力?
《阿凡达》很火,欧美大片、日本动漫也很受欢迎。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发展中国文化?
谈谈雷锋精神的内涵理解,现在社会该不该提倡雷锋精神?
给你一张厚纸、一根铁丝,怎样煮熟鸡蛋?
“范跑跑”现象你如何看待?
(2)运用人生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试题内容对我们加强自身修养的启示。
材料一:2008年9月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28票对205票的投票结果,否决了布什政府提出的总额为7000亿美元的金融援救方案。10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国会提交的2009年度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此前,为避免法案遭布什否决,参众两院曾对法案文本进行了多次修改。
材料二:2008年11月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以297张选举人票对139张选举人票战胜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1月20日宣誓就职,这是时隔八年后民主党再次执掌白宫大权。
(1)如何看待材料一中美国国会和总统间的相互“打架”现象。
(2)针对材料二中的现象,有人认为,“两党轮流执政彰显了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请评析这一观点。
材料一 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大会表决通过,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此之前,受国务院委托,卫生部多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就该法案的修订草案作了说明,根据常委会会议的决定,该法案通过立法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半个多世纪来的历程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不仅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国家力量的重要源泉。
请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国家权力运行原则及其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说明邓小平论述的正确性。
材料:受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近年来汽车消费不断增长。2009年,我国汽车销量1364.48万辆,同比增长20%以上,排名世界第一。人们在体会“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的同时,交通拥堵等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为此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城市交通“缓堵”招数种种。例如:纽约——私车一律停郊外,华盛顿——“公交优先”,轿车分单双号入城,东京——地铁至上,伦敦——停车费抑制轿车。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2009年,武汉市委市政府办了几件实事:面对持续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紧急呈动高温预案,在各城区腾出办公室、会议室、礼堂等空调房作为纳凉点,免费接纳了4万多困难群众避暑;投资1亿多元,改造背街小巷上千条泥巴路;以1.5亿元的代价回收了城区3.7万多辆“麻木”(三轮摩托车)。同时,公布了对有证“麻木”车主的一揽子保障政策、安置措施,使1/3以上的车主妥善就业。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举措不会给武汉市GDP增加百分点,但却是对“人民政府”的生动诠释。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市长李宪生介绍了这些让百姓交口称赞的业绩后感叹:“抓住了民情、民意、民生、民力,就抓住了行政的根本。”结合材料回答:(1)“人民政府”的含义是什么?“行政的根本” 是什么?(4分)
(2)从政治学角度谈谈作为政府应如何诠释“人民政府”这一概念、抓住“行政的根本”?(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