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高三同学就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分组探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东西方的古代文明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文明与以雅典为代表的海洋文明”的简表。 

探究二:近代工业文明  

“万国大工业博览会”展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近代工业文明典范的原因。
探究三:理论创新与文明的发展

请从上述两部历史文献中任选一部,简要介绍其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对革命的主要影响。
探究四:现代文明的相互借鉴
材料四: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夺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请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后半期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及其作用说明这一论断。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 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这时全国再也没人搞货币兑换了。纽约州一位州参议员到首府开会,自带一周吃的东西……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金手套”锦标赛半决赛,门票除五分钱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实物偿付,其中有香肠、床垫、帽子、鞋子、大衣、女睡衣、照相机、玩具、高尔夫球裤,机工工具,涂脚药膏、《圣经(新约)》等。
——摘编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 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摘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新政挽救资本主义结构的计划,还有两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是1933年6月建立的房主贷款公司。在这个机构存在的三年之中,它向100万以上的房主共贷款30多亿美元。其次,为刺激近于停工的房屋建筑业,国会于1934年6月建立联邦住房管理局,发放建筑新房和修理房屋的抵押贷款。运用长期低息贷款,联邦住房管理局对恢复私营住房建筑业起了巨大作用。在1934年至1940年之间,它发放修理住房贷款合计9.45亿美元,发放建筑新房贷款合计23亿美元。
——摘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四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级抵押贷款是美国部分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方式之一。在借款人无力偿贷而不得不将名下财产抵押的情况下,贷款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又把抵押品上市转成基金。鉴于住房市场降温,银行利率上升,很多借款人无力履约的局面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造成贷款机构遭受重创,导致大量买入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基金陷入困境,引发金融形势激烈变化,殃及国际市场。
——摘编自《光明日报》,2007年8月17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当时美国出现了用实物进行交换的反常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房主贷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局在缓解危机中所发挥的作用。
(4)比较材料三、四,指出房贷为什么在新政时期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而在当前却引发了次贷危机。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
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问题:
(1)按照图列的顺序,叙述一战后国际政治中公理与强权的博弈。
(2)92年前的政治家们本想制造和平,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制造了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这是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以全球化高度和现代文明的视角,谈谈凡尔赛体系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共通价值?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式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们的工业水平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那么高速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告诉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大战刺激了诸如美国、日本和英联邦自治领之类国家的工业化,打破了这一经济平 衡。这意味着英国海外市场的减少;尤其是纺织 品市场的减少。在纺织品方面,英国面临着日本的激烈竟争。英国商船队在很大程度上遭到破坏,和英国不再是世界金融中心这一事实一样,也使无形收入减少。布尔什维克革命进一步损害了英国的经济,因为它不仅消灭了大量的投资,还消灭了一个重要的制成品市场。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些状况必然产生政治上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自由党的衰落,当时工人们因希望摆脱困境而愈来愈转向工党。……每一个都有自己医治国家弊病的灵丹妙药:保守党提倡保护贸易制;日益衰落的自由党提倡自由贸易,工党提倡资本课税和重工业国有化。最终结果是保守党和工党一个接一个地交替组阁,但没有一个内阁能大大改善国家的命运。
—摘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英国经济衰退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英国的经济状况对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1914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一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落后的土耳共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在民族主义激动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
(2)指出材料二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2分)
(3)依据上述两条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