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个“┌”型细玻璃管AB两端开口,水平段内有一段长为5cm的水银柱,初始时长度数据如图所示。现将玻璃管B端封闭,然后将下端A插入大水银槽中,整个过程温度不变,稳定后竖直管内水银面比大水银槽面低5cm,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求:
(1)稳定后玻璃管B端水平段内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多少?
(2)竖直管A端插入水银槽的深度h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两平面荧光屏互相垂直放置,在两屏内分别取垂直于两屏交线的直线为x轴和y轴,交点O为原点,如图所示,在y>0,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y>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O点有一处小孔,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沿x轴经小孔射入磁场,最后打在竖直和水平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亮,入射粒子的速度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与在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5,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其中T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周期。试求两个荧光屏上亮线的范围(不计重力的影响)。

平面上有一片稀疏的电子处在的范围内,从负半轴的远处以相同的速率沿着轴方向平行地向轴射来. 试设计一个磁场,使得所有电子均通过原点,然后扩展到在范围内继续沿着正方向飞行(如图,虚线内范围)

如图所示,两个金属轮A1A2,可绕通过各自中心并与轮面垂直的固定的光滑金属细轴O1O2转动,O1O2相互平行,水平放置。每个金属轮由四根金属辐条和金属环组成,A1轮的辐条长为a1、电阻为R1A2轮的辐条长为a2、电阻为R2,连接辐条的金属环的宽度与电阻都可以忽略。半径为a0的绝缘圆盘D与A1同轴且固连在一起。一轻细绳的一端固定在D边缘上的某点,绳在D上绕足够匝数后,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P。当P下落时,通过细绳带动D和A1绕O1轴转
动。转动过程中,A1、A2保持接触,无相对滑动;两轮与各自细轴之间保持良好的电接触;两细轴通过导线与一阻值为R的电阻相连。除R和A1、A2两轮中辐条的电阻外,所有金属的电阻都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转轴平行。现将P释放,试求P匀速下落时的速度。

两百多年来,自行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骑自行车出行,不仅可以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而且还可以作为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

(1)如图为一种早期的自行车,这种不带链条传动的自行车前轮的直径很大,这样的设计在当时主要是为了(

A. 提高速度
B. 提高稳定性
C. 骑行方便
D. 减小阻力

(2)自行车的设计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自行车的设计
目的(从物理知识角度)
车架用铝合金、钛合金代替钢架
减轻车重
车胎变宽
自行车后轮外胎上的花纹

(3)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圆周运动的知识后,设计了一个课题,名称为:快速测量自行车的骑行速度。他的设想是:通过计算踏脚板转动的角速度,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经过骑行,他得到如下的数据:在时间 t 内踏脚板转动的圈数为 N ,那么脚踏板转动的角速度 ω =;要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自行车骑行速度的计算公式 v =

(4)与普通自行车相比,电动自行车骑行更省力。下表为某一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参数。
在额定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质量为60 kg 的人骑着此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所受阻力恒为车和人总重的0.04倍。当此电动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为 N ,当车速为2 m/s 时,其加速度为 m/s2 ( g=10m/s2 )。

规格
后轮驱动直流永磁铁电机
车型
14电动自行车
额定输出功率
200 W
整车质量
40 kg 额定电压
48 V
最大载重
120 kg 额定电流
4.5 A

(5)以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可以减少我们现代生活中留下的"磁足迹",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我们的各种行为留下的"磁足迹"可以用直观的"磁足迹计数器"进行估算。比如: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A )=汽油消耗升数×2.2

设骑车代替开车出行100 km ,可以节约9 L ,则可以减排的二氧化碳越(

A.

100 kg

B.

20 kg

C.

9 kg

D.

2.2 kg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倾角为α=30°的斜面,图中竖直虚线左侧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虚线右侧无电场。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绝缘小球(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顶端A点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抛出,小球落到斜面上的B点,且B点恰好为电场右侧边界与斜面的交点,接着小球与斜面发生弹性碰撞,当小球再次落到斜面上时恰好打在斜面最底端的C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求:斜面总长度L。(小球与斜面发生弹性碰撞时,碰撞前后的瞬间速度大小相等,且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