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反应Ⅰ:△H>0,p2>p1 | B.反应Ⅱ:△H<0,T1>T2 |
| 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 | D.反应Ⅳ:△H<0,T2>T1 |
下列事实中能应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的增加 |
| 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的反应 |
| C.高压不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
| D.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2OH-=3Cl-+ClO-+H2O
第三周期元素R的原子核外的最外电子层上达到饱和所需要的电子数小于次外层和最内层电子数之差,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整数倍。关于R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的单质在固态时属于同一类晶体 |
| B.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R的氧化物既能与碱又能与酸反应 |
| C.R的气态氢化物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在常温下都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
| D.R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都能形成多酸 |
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 A.CaCl2溶液 |
| B.石灰水 |
| C.饱和Na2CO3溶液 |
| D.Na2SiO3溶液 |
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生成氢气的是
| A.甲酸溶液 |
| B.氢氧化钠溶液 |
| C.氯化铵溶液 |
| D.碳酸钠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