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过氧化氢对环境友好,性质多样,有很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实验室利用反应
可制备氧气。
①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
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 序号 |
条件 |
现象 |
结论 |
|
| 1 |
温度/℃ |
催化剂 |
||
| 2 |
40 |
FeCl3溶液 |
|
|
| 3 |
20 |
FeCl3溶液 |
|
|
| 4 |
20 |
MnO2 |
|
|
| 5 |
20 |
无 |
|
|
实验1、2研究的是 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2、3的目的是 。
实验中可以表明该反应速率差异的现象是 。
②实验室用
MnO2做该反应的催化剂,使用如右图所示装置的A部分制备O2,避免反应过于剧烈的操作是 。
(2)Na2O2与水反应也可生成O2。某同学取4 g Na2O2样品与过量水反应,待反应完全终止时,得100 mL溶液X和448 mL O2(已折算为标准状况)。该同学推测样品中含有杂质或反应中生成H2O2,并进行实验研究。
①取少量X于试管中,滴加FeCl2溶液,立即生成红褐色沉淀。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通过如上图所示整套实验装置测定Na2O2样品的纯度,假设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取25 mL X,滴入烧瓶内使其与过量KMnO4酸性溶液反应,最终生成56 mL O2(已折算为标
准状况),则此样品中:Na2O2的质量分数是 。
(I)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仔细的同学发现生成产物的固体物质中除有淡黄色粉末外,还有黑色固体物质——碳。请你完成黑色固体物质产生的可能原因的猜想: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酒精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碳;③酒精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的碳。
(II)八中科协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Na与CO2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部分装置如右图所示):向盛有Na的装置A中通入 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装置B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装置 A中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
【资料卡片】
①K、Ca、Na 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②钠为银白色金属,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1)假设 1:白色固体含有____________;
假设 2:白色固体含有Na2O。
【实验设计】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足量水中 |
白色固体完全溶解 |
|
| (2)②取①中少量溶液于试管,加入___________ |
产生大量气泡 |
假设1成立 |
| (3)③另取①中少量溶液于试管,加入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假设2成立 |
【反思提高】
(4)Na在CO2中燃烧存在多个反应、生成多种物质。请你写出其中生成物仅为一种白色固体与一种黑色固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需要 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
|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
|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 1~2cm 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 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如果实验室有 15mL、20mL、50mL 量筒,应选用__________mL 量筒最好。
(4)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的质量为___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 NaOH 溶液浓度__________0.1mol/L(填“>”、“<”或“=”)。
市售乙醛通常为40%左右的乙醛溶液。久置的乙醛溶液会产生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为水溶液。据测定,上层物质为乙醛的加合物(C2H4O)n,它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分子中无醛基。乙醛在溶液中易被氧化,为从变质的乙醛溶液中提取乙醛(仍得到溶液),可利用如下反应原理:
(C2H4O)n
nC2H4O。
(1)先把混合物分离得到(C2H4O)n:将混合物放入____中,静置,分离操作名称为______。
(2)证明是否已有部分乙醛被氧化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提取乙醛的装置如图:烧瓶中放的是(C2H4O)n和6mol/LH2SO4的混合液,锥形瓶中是蒸馏水。加热至混合液沸腾,(C2H4O)n缓慢分解,生成的气体导入锥形瓶的水中。
①用冷凝管的目的是________,冷凝水的进口是_____(填“a”或“b”)。
②锥形瓶内导管口出现气泡,从下到上升至液面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直至完全消失,说明乙醛具有___的性质,当观察到导气管中气流很小时,必要的操作是_____,目的是__________。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分子式是C6H8O6(相对分子质量为176),人体缺乏这种维生素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 mg·L-1左右。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品牌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请填写有关空白。
(1)测定目的:测定××牌软包装橙汁维生素C含量。
(2)测定原理:C6H8O6+I2
C6H6O6+2H++2I-。
(3)实验用品及试剂:
①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②试剂:指示剂 (填名称)、浓度为7.50×10-3mol·L-1标准碘溶液、蒸馏水等。
(4)实验过程:
①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②打开橙汁包装,目测:颜色——橙黄色,澄清度——好。用 (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移入25.00 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③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 (填部位的名称),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直到滴定终点。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
(5)数据记录与处理。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的体积见下表,请计算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② mg·L-1。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
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 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具有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MnO4-+_____H2C2O4+____H+ = ____Mn2++_____CO2+____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据此回答:
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 H2O)加入到100mL0.2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用文字简单描述)。
(5)以上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