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诗《兰花草》是1919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就当时社会背景以及胡适的理想而言,“兰花草”比喻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师夷长技以自强 | C.民主与科学 | D.经世致用 |
下列关于中国绘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 |
B.中国绘画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 |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元朝时期市井的生活 |
D.文人画能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
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 B.民间文化的发展 |
C.画家的性格 | D.统治者的提倡 |
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商人最可能生活在
A.东汉 | B.唐末 | C.北宋 | D.明初 |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的发明是
A.造纸术 | B.火药 | C.印刷术 | D.指南针 |
某学生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四段话。其中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一句是
A.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识方向 |
B.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 |
C.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 |
D.唐朝时,有人使用火药武器同阿拉伯人交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