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曲线A、B分别是藓类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曲线图。根据此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植物表观光合速率是指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代数和。请在原图上画出2-20℃范围内表观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
⑵假设白天光照时间为10小时。在白天温度18℃,晚上温度为10℃的情况下,植物在一天中积累的有机物(葡萄糖)量是_____。
⑶其它条件不变,白天在下列___温度条件下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A.4℃    B.6℃    C.10℃    D.16℃
⑷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曲线,有关该曲线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

A.d点处的光反应速度大于a点
B.b点处的暗反应速度大于a点
C.同一叶绿体内a点与c点比较, c点处ATP和〔H〕的数量较多
D.同一叶绿体内b点与d点比较,b点处 C3化合物的数量较多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沙棘木蠹蛾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研究者发现,鄂尔多斯市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受害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所示:

(1)为了计算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有虫株率,研究者应采用__________法分别对两地的沙棘林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2)已知各有虫植株上的虫数大致相同,那么据上图可知,从2001~2007年,山坡地的沙棘木蠹蛾种群呈__________增长,在年(区段)该种群的种群增长率最高,2006—2007年该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及增长率约为__________。
(3) 研究者为了研究沙棘的抗虫机理,对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条件进行了调查,发现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肥力及土壤含水量均不同,研究者认为决定沙棘抗虫性的关键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分为A、B两组,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B组,结果A组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
(4)对于沙棘木蠹蛾已经成灾的山坡地,可以采用施放性引诱剂来改变降低沙棘木蠹蛾的种群密度,同时也不造成环境污染。

如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特异性免疫包括免疫和免疫,该免疫属于免疫,图中b表示______细胞,c表示细胞。
(2)图中B淋巴细胞(Ⅰ~Ⅳ)是在____________中发育而成,抗原可与(Ⅰ、Ⅱ、Ⅲ、Ⅳ)
发生特异性结合。
(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其特点是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分析右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关序号或字母所代表的含义或生理过程:
调节,C
(2)神经递质可以通过(结构)在两个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其间信息传递的变化规律是:化学信号—电信号—电信号。接收兴奋性递质刺激的神经细胞,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A的分泌量的多少受到__________ 、__________ 两种激素的调节。
(4)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可能会导致降低和_______减少,从而使机体组织水肿、免疫力下降。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纯合的水稻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请分析回答:
(1)在图A所示杂交过程中,F1植株将会产生基因型为的花粉,将这些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后再用试剂处理,所得全部植株中能稳定遗传并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理论上占     ,该方法与杂交育种相比优点是
(2)若将图A中F1与另一水稻品种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B所示,由此判断丙的基因型是

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