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酸石粉主要成分为CaCO3。在下图各物质的相互转化中,K、I、J是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剂,I、J、M、G为有机物,Mr(J)=60,Mr(M)=88,反应①②③均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的化学式:            ,J的分子式:            
(2)反应①中,含10g CaCO3的酸石粉,在℃、kPa时,完全分解生成A(s)和B(g),吸引a kJ热量(杂质不反应),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④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已知则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5)反应⑥生成J,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汽车尾气、燃煤尾气、地面灰尘等污染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判断:

①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
②在T2温度下,0~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
③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上图中画出c(CO2)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④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代号)。

(2)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1=-867 kJ/mol
2NO2(g)=N2O4(g)ΔH=-56.9 kJ/mol
写出CH4(g)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已知反应:CO2(g)+H2(g)CO(g)+H2O(g),现将不同量的CO2(g)和H2(g)分别通入到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
所需时间/min
CO2(g)
H2(g)
H2O(g)
CO2(g)
1
650
2
1
0.4
1.6
6
2
900
4
2
1.6
2.4
2


①实验1条件下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②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_0(填“<”或“>”)。

乙炔是有机合成工业的一种原料。工业上曾用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1)CaC2中C2- 2与O2+ 2、N2互为等电子体,O2+ 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1mol O2+ 2中含有的键为 mol。
(2)将乙炔通入[Cu(NH3)2]Cl溶液生成Cu2C2红棕色沉淀。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3)乙炔与氢氰酸反应可得丙烯腈(H2C=CH-C≡N)。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
(4)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如右图所示),但CaC2晶体中有哑铃形的C2- 2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CaC2晶体中1个Ca2+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2- 2数目为

氨和水都是常用的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基态氮原子的核外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成对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2)NH3分子可结合一个H形成铵根离子(NH)。
①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
②NH3分子与H结合的过程中未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微粒的空间结构 B.N原子的杂化类型 C.H—N—H的键角
(3)将氨气通入CuSO4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继续通过量氨气,沉淀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Cu(H2O)6]2(水合铜离子)和[Cu(NH3)4]2中共同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1)右图是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图。

①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请在图中画出该反应的活化能E和反应热ΔH,并作相应标注。
③催化剂在实际生产中往往起关键作用,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2)已知生成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放出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473K,101KPa时,把1mol H2和1mol I2放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如下:H2(g)+I2 (g) 2HI(g) ΔH=-14.9kJ/mol,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14.9kJ,其原因是

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有毒的可燃性气体,高温下可以分解,其水溶液叫氢硫酸(二元弱酸,较强还原性)。
(1)用30% FeCl3溶液作吸收液能吸收H2S气体,反应方程式为:2FeCl3+H2S=S↓+2FeCl2+2HCl,废吸收液经电解可循环使用。
①该反应中H2S显 (填字母代号)。
a、不稳定性 b、弱酸性c、氧化性 d、还原性
②检验废吸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适宜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强酸性的废吸收液电解可生成FeCl3和一种分子量最小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已知:H2S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硫蒸气和H2。现测得某温度下,H2S分解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表示H2的曲线是 (填“A”、“B”或“C”)。
②生成硫蒸气的分子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