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一一列宁
以下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有
A.实行余粮收集制 | B.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
C.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 D.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
唐太宗时,曾经想处死私役门夫的县令裴仁轨,但是最后听从了殿中侍御史李乾祐的建议,免除了裴仁轨的死刑,这表明唐代()
A.开始了民主制度的萌芽 |
B.御史台的权威超越了皇权 |
C.监察权和皇权二权分立 |
D.御史台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
秦统一全国的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 B.秦国国富民强而六国衰落 |
C.经济发展,各地区联系加强 | D.秦始皇雄才大略 |
《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明太祖所说的一段话:“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頏,不敢相压。事皆朝庭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主张稳当治国的方法是()
A.废除丞相 | B.设内阁 | C.实行郡县制 | D.实行分封制 |
万历初年,内阁首府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这件事反映的是 ()
A.说明张居正擅权专恣 |
B.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
D.内阁设立后,地位提高,权利日益增大 |
下列图表是根据贵池县志整理出来的“池州建制沿革”简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时期 |
池州行政建制沿革 |
春秋 |
属于吴国 |
秦朝 |
为鄣郡所辖 |
汉朝 |
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郡治姑熟。 |
唐朝 |
武德四年(621年)始设池州。 |
宋朝 |
改池州为池州路总管府。 |
元朝 |
改池州为九华府。 |
A.春秋时池州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B.鄣郡首任郡守可能是秦始皇任命的
C.汉唐时期的郡守可以世袭
D.元朝时池州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