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①。梦好莫相催,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②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青春时光。②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1)词的上片是怎样虚实相生,以寄托词人思亲之情的?请具体说明。
答:
(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词末两句。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共6分)
临江仙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本词上阕记述了作者在黄州时酒醉夜归的情景,其中一词传神的画出了诗人醉眼朦胧的神态。同时作者还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写出来夜之深,夜之静,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结合相关诗句,简析“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词阅读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挼(nuó):揉搓。词人的“赏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分别加以概括。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有“怎敌他、晚来风急”之句,本词也有“看取晚来风势”句。“晚风”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样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恋花·聚骨扇
完颜璟
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
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注】①聚骨扇:折叠扇。②完颜璟,金世宗完颜雍孙,金世宗病死后继位。庙号章宗,谥号英孝皇帝,统治期间曾出现金朝发展的极盛阶段——明昌之治。③湘江龙骨:湘妃竹,这里指扇子骨架。这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片写出了聚骨扇哪些特点?
词的下片由扇及人,写作者赏玩聚骨扇。请结合词句分析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说最后两句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秋登兰山寄张五①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②。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③。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④。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⑤。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⑥。
①兰山:应为万山,在湖北襄阳,诗人的园庐在岘山附近,距万山不远,诗人在此度过了大半生。张五:名子容,排行第五,隐居襄阳岘山南边的白鹤山。②北山:当指万山。隐者:指作者自己。③薄暮:日将落之时。“薄暮”句:说忧愁由薄暮引起,其实是本身忧愁,见天色昏暗而触景生情。兴:秋兴。④“时见”句:由山下看,见归村行人,有的还在沙道上行走,有的已在渡口休息。⑤荠:一种野菜,形容远望所见无边树木的细小。⑥何当:何时能够。重阳节:古代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本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宋诗很讲究炼字,这首诗首联上下两句各有一字体现了诗人炼字的功夫,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4分)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