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2004年东部与中西部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数据表明”中西部与东部在营业收入差异最大,导致这一差异最有可能是
A.中西部地广人稀,文化产业的分布不均衡,导致消费不便 |
B.中西部的人口少,经挤发展迟缓,文化消费观念滞后 |
C.中西部地区由于少数民族多,与东部的消费观念有所不同 |
D.中西部拥有文化产业数量虽较多,但并没有针对中西部人消费 |
读“某大洋表层海水盐度、温度随经度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显示盐度最低处位于
① 120ºE② 120ºW③亚欧大陆西岸 ④太平洋西岸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此处盐度低的主要原因
A.降水量大 | B.蒸发量小 | C.寒流影响 | D.径流影响 |
图中显示温度最高处也在此处附近,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 B.气候 | C.太阳辐射 | D.洋流 |
下图是某地地形图,LG为地形剖面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不属于LG线穿过的地形是()
A.山地 | B.平原 |
C.陡崖 | D.盆地 |
沿LG线地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度不高于()
A.500m | B.600m |
C.700m | D.800m |
L位于G的方向是
A.正西方向 | B.正东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流域()
A.雨水是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
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 B.水土流失 |
C.土地盐碱化 | D.地面沉降 |
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
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下图中T1、T2、T3为等温线,t1、t2、t3为气流辐合、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气温梯度为t1﹥t2﹥t3 | B.图中沿虚线方向表示气流辐合过程 |
C.图中沿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现象 | D.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主要标志 |
我国大部分处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下列地区中属于主要锋生地带的是
A.西北地区 | B.四川盆地 |
C.东北—内蒙一带 | D.青藏地区 |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地质构造上,图中①处是背斜,③处是向斜 |
B.①处山脉的形成是因为其抗外力侵蚀能力比两侧强 |
C.谷地④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 |
D.我国江西庐山的成因与①山脉成因相似 |
若a、 b、 d各地层为隔水层,c地层为含水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③处打井可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
B.若在我国东部地区,④处将成为肥沃的河谷平原 |
C.图中①处地下将会开发出大量的石油资源 |
D.只考虑地质构造,②处比①处更有利于建造地下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