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2004年东部与中西部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数据表明”中西部与东部在营业收入差异最大,导致这一差异最有可能是                        

A.中西部地广人稀,文化产业的分布不均衡,导致消费不便
B.中西部的人口少,经挤发展迟缓,文化消费观念滞后
C.中西部地区由于少数民族多,与东部的消费观念有所不同
D.中西部拥有文化产业数量虽较多,但并没有针对中西部人消费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2 题。

年龄
0~14
岁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B.0.675% C.0.885% D.0.95%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38-40题
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有

A.冈底斯山、横断山、大兴安岭 B.天山、秦岭、南岭
C.长白山、太行山、贺兰山 D.喜马拉雅山、祁连山、小兴安岭

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基于这个地理特点,昆明市提出了建设湖滨生态市的发展战略。但是滇池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障碍。回答34-36题。
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

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其海拔高度在

A.800—1000米之间 B.1800—2000米之间
C.2800—3000米之间 D.3800—4000米之间

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

A.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 B.全面实施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
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 D.把昆明市区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回答30-33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市场机制比较成熟 B.特色经济形成规模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D.第一产业发展迅速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为了

A.利用西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 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
C.向西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D.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①临近原料地②靠近市场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