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某种大小相似的农作物绿色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问题:
(1)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请根据表中所测数据情况在下边的坐标图中画出光合作用实际合成有机物量的曲线。

(2)从上面所画的坐标曲线可以看出,在相同光照强度下,温度从27℃升到30℃的过程中,光合作用强度     。但超过29℃后的一定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增加的幅度         ,可能影响的外界因素有          等。
(3)有人认为在相同日温(较适宜)下,夜温低于0℃或高于20℃时,绿叶蔬菜的产量都不理想。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日温在29℃夜温控制在多少度范围时,人工大棚中种植绿叶蔬菜,收获的绿叶蔬菜产量较高(怎样控制温度不作要求)。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实验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种的、枝叶数量、大小、重量和健康状况等相同(或相近)的绿叶蔬菜幼苗若干,均分5组;
第二步:将5组绿叶蔬菜幼苗种植在相同土质中,日温控制在29℃,夜温分别控制在
                          ,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水肥管理等条件完全相同;
第三步:                                                          
③结果分析: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右图所示操作。用无菌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1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如此再重复2次。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巴氏消毒的方法是,使用这种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好处是
(2)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0.1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下图中的

(3)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35个、33个、34个,则可以推测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 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4)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继续用该方法检测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的数量,则在操作步骤上应做什么改动?
(5)从生牛奶取样培养得到的菌落中,混有各种杂菌,从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人,菌落具有特征的可以认定为大肠杆菌。

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一灰鼠,乙一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请根据以上材料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①A/a和B/b这两对基因位于对染色体上;甲、乙两亲本的基因型依次为
②“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色物质。
③在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种基因型;其中与乙亲本不同的占的比例为,这些小鼠的基因型虽与乙亲本不同,但仍都表现出白色的性状,其原因是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经实验证实,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现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由此推测,相应的精原细胞在时发生了

泡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一种食品,但是泡菜中却含有亚硝酸盐。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g—0.5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菜中不得超过20mg/Kg。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针对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的事实,某中学生物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1)请补充实验设计的空缺内容:
①制作泡菜的原理:
②测量指标及方法: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 色染料。先使泡菜样品及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分别与化学物质发生显色反应,然后通过
颜色,可以估测出泡菜液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③确定浓度梯度:经过查找资料和初步实验,发现当食盐浓度为3%以下时,制作的泡菜溶液发生腐败,而当食盐浓度在8%以上时,制作的泡菜又容易成为咸腌菜。因此,分别设计了3%、5%、7%的食盐浓度梯度来制作泡菜。
④选择实验材料:红萝卜和白萝卜,哪种更适合于用做实验材料? ,理由是
⑤制作泡菜:将实验材料分成3组制作泡菜,除了实验材料的重量相同外,还要保证每组泡菜的 相同。
(2)下图是该生物活动小组记录的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根据此图实验结果,请你给出制作泡菜的最佳指导意见

为研究水稻D基因的功能,研究者将T-DNA插入到D基因中,致使该基因失活,失活后的基因记为d。现以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编号
亲本组合
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
结实率

♀DD×♂dd
16/158
10%

♀dd×♂DD
77/154
50%

♀DD×♂DD
71/141
50%

(1)表格中,第___________组为对照组,说明D基因失活使________配子育性降低。为确定配子育性降低是由于D基因失活造成的,可将D基因导入到________(填“野生”或“突变”)植株的幼芽,观察转基因水稻配子育性是否得到恢复。
(2)进一步研究表明,配子育性降低是因为D基因失活直接导致配子本身受精能力下降。若让杂交①的F1给杂交②的F1授粉,预期结实率为________,若杂交组合②子代与杂交组合③的子代杂交,预期结实率为________,所获得的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
(3)为探究D蛋白是否为核蛋白,可采用____________法对D蛋白进行定位。

下表是生态学家收集到的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请据下表和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鲫鱼占有个营养级。
(2)若由于某种原因螺蛳全部死亡,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
(3)假如鲫鱼的食物有1/5来自轮虫,1/5来自螺蛳,1/5来自水草,2/5来自绿藻,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该鲫鱼增重2 kg需消耗绿色植物kg。
(4)上面右图是对某地引进经济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调查该经济鱼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t0、t1、t2三个时间相比该经济鱼的种群数量最大的时间是
(5)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6)据研究表明绿藻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全部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绿藻的这方面价值属于使用价值;绿藻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的价值属于使用价值(该小题的两空只需填写“直接”、“间接”或者“潜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