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科学家对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究过程中其中的一个实验。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发现在第4组培养装置中有S型细菌。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做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材料用具:R型菌 S型菌 DNA酶 蒸馏水 制备培养基所需的原料
①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将其均分为三组,标为A、B、C,请将处理方法填写在表格中:
组合编号 |
A |
B |
C |
处理方法 |
不加任何提取物 |
|
|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问题: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以细菌为实验材料主要是由于细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写出两点)
②艾弗里实验最为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艾弗里实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二种)
请分析回答有关玉米遗传变异的有关问题:
(1)玉米非甜味(D)对甜味(d)为显性,非糯性(G)对糯性(g)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①若要利用玉米非糯性与糯性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作为亲本的组合有___________。
②现有纯种非甜非糯玉米与甜味糯性玉米杂交得F1,F1与某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非甜非糯:甜味非糯=3:1,那么该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若再从其杂交后代选出甜味非糯自交,后代中的甜味糯性玉米占_________。
(2)甜玉米比普通玉米蔗糖含量高,主要由基因d控制。基因e对d起增强效应,从而形成超甜玉米。研究发现,d位于9号染色体上,e对d增强效应的具体表现是:ee使蔗糖含量提高100%(非常甜),Ee提高25%(比较甜),EE则无效。最初研究者为验证d和e基因独立遗传,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用杂合子普通玉米(DdEe)与超甜玉米(ddee)杂交,取所结的子粒,测定蔗糖的含量,若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时,则d和e基因独立遗传。但实际结果是,子代的表现型仅有普通和非常甜两种,且数量大致相等。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
(3)如果玉米第6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有无影响?为什么?__________。
(4)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现有长果穗(H)白粒(f)和短果穗(h)黄粒(F)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HhFf)玉米杂交种的目的,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快速育种方案。其中的处理方法A和B分别是指__________。以上方案所依据的育种原理有___________(填两个)。
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暗反应强度_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2)下图表示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的CO2量。图中e点时1h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量的差值为___________mg。若光照强度维持在d点,每天12小时光照,若干天后能正常生长的植物为__________。
(3)将某绿色植物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黑暗和5 klx、10 klx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横坐标为时间(小时)】。据图计算:该叶片在20℃、10 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mg;在相同时间内,该叶片在5 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20℃时的________倍
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
(1)处于间期的癌细胞,其分子水平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癌变后,膜表面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称为__________,它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应答中直接使癌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细胞一旦到了其寿命,它会自杀身亡,这种过程属于________。而受辐射的人群婚后易出生畸形儿,是因为基因变异发生于_________中,从而将突变基因传递给后代。
(4)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物质P处理人离体的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分析曲线,_______(能/不能)得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
(5)将肝癌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等渗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细胞会涨破,其原因可能是___。
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方法培育了抗枯萎病的金花茶新品种。
(1)将图中“2”连接到“1”上并形成“3”,常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经检测,被图中“3”侵染的金花茶叶片细胞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2”已经在金花茶细胞内得到________。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3)将具有抗病基因的金花茶细胞培养成试管苗的过程中,愈伤组织再分化时,除必要的营养供应、激素、适宜的温度和PH值外,还必须给予光照,原因是___________;有的锥形瓶中培养失败还长出很多细菌菌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
(一)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结构(见图1)。在有光条件下,磷酸转运器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断运至细胞质用于蔗糖合成,同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Pi和磷酸丙糖通过磷酸转运器的运输严格按照1:1的反向交换方式进行)。
(1)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可以被暗反应所利用,将物质C转化为磷酸丙糖。图1中物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据图推测,磷酸转运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3)图中B是由 (物质)产生的。
(4)据图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磷酸丙糖既可以用于合成蔗糖也可以用于合成淀粉 |
B.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则经此转运器转运进叶绿体的磷酸会减少 |
C.若合成磷酸丙糖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不利于淀粉的合成 |
D.若磷酸丙糖运出过少,可能会抑制暗反应 |
(二)将小麦绿色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测量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2。
(5)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___ 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______。
(6)在5~1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7)如果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 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______________mol/min。
(8)请写出有氧呼吸作用反应的总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