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鄱阳湖见证了人类观念从传统的“征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巨大转变。历史上江西省由于山区毁林种粮,导致河道淤积,全流域通航里程锐减,鄱阳湖水面急剧萎缩,湖泊功能下降,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痛定思痛.20世纪80年代。江西省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将河流上游丘陵山区列为治理重点,使江西省森转覆盖率增长了近1倍。鄱阳湖湖体面积恢复到5100平方千米。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此项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材料二 图14“江西省地形、水系图”。

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人们的观念从“征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过程。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本题18分。
情境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管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1)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情境二: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情境三: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荧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2010年2月5日,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第46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推动成立了1200亿美元的亚洲外汇储备库,中国免除了49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援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累计向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上万人次。杨洁篪强调,中国发展了,对世界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发展了,仍将坚持平等待人,绝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发展了,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绝不会做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事情。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外交政策有哪些因素决定?
(2)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