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最近,“美人”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无私救助溺水者的“最美女护士”、用双臂撑起坠楼男孩生命的四位“最美农民工”、为孩子教育奉献青春的“最美乡村教师”、尽职尽孝的“最美母亲”……这些“美人”都是平凡的人,因为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显示出来的勇敢和大爱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让人们深受感动与震撼,他们体现了我们对传统美德的继承,激发了社会向善的力量,推动了社会进步发展,也让生活变得温暖明亮。
材料二  善良为“美”,助人为“美”,奉献为“美”,尽孝为“美”……这些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应有内涵。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日趋多样化以及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人们对“美”又有了更深更新的理解。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当前应该怎样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对美有更新理解的哲学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2013年6月按季度统计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如下图

材料二 2013年7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表示,从国内外实践看,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有客观必然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
材料三 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说,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自困。我们要秉持茂物目标精神,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不能“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1)请简要评析材料一反映了我国2012年——2013年6月人均收入变化呈现什么情况?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对我国经济形势的把握及要求?
(3)简要分析材料三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什么对立?

(22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全党同志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材料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约问题是事关人的品德的问题,如果奢靡之风蔓延,必然破坏社会文化面貌,破坏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此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民间也掀起了一场“光盘行动”,倡议大家珍惜粮食,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为什么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出合理建议。

(30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经济指标
GDP(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总量
506322
24565
7817
比上年同期增幅
7.8%
9.5%
10.6%

注:我国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上一般在60%以上。
材料二 为了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的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两个字的改变,凸显中央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决心,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将有一系列新举措。
材料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市场配置资源有什么优点?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历史观知识回答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并分析党坚持改革的根本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东省惠州市在“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惠州精神指导下,深度激活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惠州经济蓬勃发展;扎实开展各项文化惠民工程,相继建成一大批公共文化场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不同人群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热情开放的客家文化为起点,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四东”特色文化等,凭着历史的积累与当今的努力,走出了一条惠州文化建设的独特路径,提高了文化惠民的实效,丰富了惠州人民的幸福生活。
材料二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以法治的思维方式化解矛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建设,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保证。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惠州文化建设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简要谈谈二者各自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金额单位: 亿美元

项目
出口
进口
金额
同比(%)
金额
同比(%)
总值
5088.7
18.4
4658.0
8.4
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
2036.4
3.9
1193.8
9.9
其他方式贸易
715.7
114.0
937.8
36.8

材料二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有十二年,在对外贸易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战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材料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党和国家全局,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一系列新部署。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掌握科学有效的改革方法,才能不断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态势?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二,为我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出谋划策。
(3)分析材料三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的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