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苏联《真理报》发表代表苏共中央声音的编辑部文章《反对集体农庄劳动组织中的偏向》,指出“以小组代替作业队意味着分散了劳动组合的力量和资金,意味着损害大型的集体的社会主义农业的根本”,包产到组“是违反从经济上、组织上巩固集体利益的”,“会使农业工作误入歧途”。这段材料主要能够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农业
A.坚决反对任何方式的改革 |
B.斯大林模式根深蒂固 |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缺乏实事求是精神 |
D.其政策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
从义和团运动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得出的相同教训是
A.盲目排外只能招致外国侵略加剧 | B.单靠一个阶级的力量不能取得革命胜利 |
C.城市中心论道路走不通 | D.空想社会主义不适应中国国情 |
某国的“公使被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这段语言形象地描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俄国 |
最早记述右图所示地貌特征的是
A.徐霞客 | B.宋应星 | C.郦道元 | D.沈括 |
藏族有一首民歌,名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到今天都广为百姓所传唱。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这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假如你与文成公主是同时代的人,在长安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看到有人穿新罗和波斯等国的服装②在私家店肆中边喝酒边吟咏杜牧的诗歌
③可以去东市和西市逛街④碰到了南诏和回纥等少数民族的商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中,对西方国家近代文官录用制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A.册封制 | B.科举制 | C.士族制 | D.中央集权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