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
(1)利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
(2)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①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Ⅰ |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
溶液褪色 |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
Ⅱ |
氯水中加入 NaHCO3粉末 |
有无色气泡产生 |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较强的酸性 |
请你评价实验Ⅰ、Ⅱ的结论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
②请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分别指出甲、乙、丙中盛装的试剂、实验现象及结论)
。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
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 ,再打开止水夹 ,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
③试管丁中的NO2与水充分反应后,若向试管内缓缓通入一定量的O2,直至试管全部充满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气体按标准状况计算)。
(共12分)某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实验步骤及现象:①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②通入惰性气体(不与镁反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观察到B中浓溴水颜色变浅至褪色,C中产生无色气泡④点燃酒精灯,观察E中固体变成了黄绿色。
查阅资料:氮化镁是黄绿色固体,遇水剧烈反应生成两种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氢氧化钠的作用为(用简要的语言和方程式来说明)
(2)写出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亚硫酸钠的作用
(4)此装置有不足之处,请说明
(5)某同学要继续探究E中固体成分。将E中的固体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固体溶解并产生气泡,写出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如图所示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
(1)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B,C。
(2)仪器B上标记有(填序号)。
①质量②温度③刻度线④浓度⑤容积
(3)仪器B使用前必须。
Ⅱ.现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g/cm3)来配制480mL0.2mol/L的稀H2SO4。
有关操作为:①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稀释、冷却④转移、洗涤⑤定容⑥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
(4)应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实验中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
量筒、胶头滴管外还有;
(5)第③步中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
(6)将所配制的稀H2SO4进行测定,发现实际浓度大于0.2mol/L。请你分析下列哪些操作会引起所配浓度偏大(填写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
B.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
C.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 |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
E.烧杯未进行洗涤
F.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
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______;
(2)步骤⑤中,在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时,滴定管尖嘴有气泡,将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响”)____________;
(3)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从色变为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4)右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mL;
(5)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mol/L。
滴定次数 |
待测体积(ml) |
标准烧碱体积(ml) |
|
滴定前读数 |
滴![]() |
||
第一次 |
20.00 |
0.40 |
20.40 |
第二次 |
20.00 |
4.00 |
24.00 |
第三次 |
20.00 |
2.00 |
24.10 |
亚硝酸钠属剧毒物质,是一种食品护色剂。人体摄入过多的亚硝酸钠,30min即出现恶心、呕吐、全身 无力、皮肤青紫等中毒症状,严重者昏迷、抽搐、呼吸衰竭而死亡。我国因亚硝酸钠严重污染或以“工业盐”(亚硝酸钠)作为食盐误食引起恶性食物中毒事故屡有发生。所以 ,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护色剂必须严格控制其使用量,确保食用安全。
(1) 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若有2mol NaNO2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_________mol。
(2)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⑥白酒。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
(3)若误食亚硝酸盐会导致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盐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
C.维生素C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 D.亚硝酸盐被氧化 |
下表是某地区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化学和生物学科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
精制海盐、碘酸钾 |
含碘量 |
20~40mg/kg |
卫生许可证号 |
××卫碘字(1999)第001号 |
分装日期 |
见封底 |
储藏方法 |
密封、避光、防潮 |
食用方法 |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
(1)要在食盐中加碘,是因为碘是人体内合成____________激素的主要原料,缺碘会引起疾病。
(2)食盐中加碘,这碘指的是(填化学式),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根据含碘盐的食用方法,可推测碘酸钾在受热时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