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朝末年,曾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观点反映了(  )

A.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B.西方善于学习东方文化
C.清末士大夫盲目自大
D.“西学中源”证据充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65 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 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都受“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C.都受到民国政府的政策扶植 D.都受“中体西用”思想影响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B.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D.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同盟力量的差距 B.意识形态的对立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经济水平的差距

下表为1688—1863年英国的财富结构,反映的本质是
英国的财富结构(1688—1863年,单位:百万英镑)

年份
可再生资本
土地
储备、金银具、铸币等
总计
1688年
112
180
28
320
1800年
665
825
250
1740
1832年
1112
1438
293
2843
1863年
3749
1864
500
6113

注:“可再生资本”包括住房及其他社会设施建筑、工商业设备投资与建筑、运输系统线路与工具等。(资料引自C.H.范斯坦《大不列颠的资本形成》)
A.工业革命使英国财富结构发生变化
B.产业结构的变化
C.逐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D.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