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
C.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
D.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
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霎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 | 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 B. | 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
C. | 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 D. | 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
1498年5月20日,一支欧洲船队航行到印度南部大商港卡利卡特(如图)。下列相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A.这支船队中的船员是第一批到达亚洲的欧洲人 |
B.该船队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进行远洋航行的 |
C.拓展海外殖民地是支撑他们远洋航行的精神支柱 |
D.他们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的新航线 |
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映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马可·波罗游记》中采集香料的记载![]() |
B.印第安人吃木薯粉面包![]() |
C.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
D.出现了驶往美洲的汽轮 |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19世纪上半期英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是
A.清教徒受到迫害 | B.童工现象开始出现 |
C.广大农民丧失土地 | D.产业工人相对贫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