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短周期的一部分,推断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非金属性:Y >Z>M |
| B.原子半径:M>Z>Y |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M<Z |
| D.ZM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e-稳定结构 |
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
|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 |
| C.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加入适量Na2CO3,过滤 |
| D.除去KCl溶液中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
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某同学用CCl4从碘水中提取碘,下面对此实验的有关操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 A.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
| 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
|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
| 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
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 )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②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 ③过滤 ④蒸发
| A.试管 | B.胶头滴管 | C.玻璃棒 | D.漏斗 |
下列实验操作和处理方法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朝向任何人
③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④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水浇灭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