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梅尔维尔有句名言:“美国人血管里的每一滴血都混合着全世界各民族的血!”观察下表,分析该时段美国人口构成呈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正确的是
《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单位:万人)
时 间 |
土著人口 |
白种人口 |
黑种人口 |
合 计 |
1700 |
75.0 |
22.3 |
2.7 |
100.0 |
1820 |
32.5 |
788.4 |
177.2 |
998.0 |
1860 |
16.0 |
2724.0 |
400.0 |
3140.0 |
A.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和奴隶贸易的进行致使黑种人口剧增 |
B.对现代文明的不适应,导致土著人口骤减 |
C.欧洲移民源源而来,导致黑色人种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
D.赋税政策调整和高产粮食作物的引种使人口总数大幅度上升 |
小李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小李觉得这应该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请问,孝文帝改革中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 )
①均田制
②迁都洛阳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 |
B.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
C.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
D.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
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 )
A.梭伦改革 | B.管仲改革 | C.商鞅变法 | D.孝文帝改革 |
推动秦国封建化进程的核心措施是( )
A.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 |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
C.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 D.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 |
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观原因是( )
A.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 B.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
C.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 D.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