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领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回答1—3题。就十月革命的条件而言,俄国比其它国家更成熟。主要是指:
A.有强大的工农联盟为基础 | B.临时政府完全走向反动 |
C.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 D.一战使各种矛盾空前激化 |
右图是1913年~1925年俄(苏)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影响曲线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农业集体化 |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D.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
①1935—1938年间,苏联进行的大清洗运动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表现
②从1928年起,苏联完整地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
③20世纪20年代未,苏联的工业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二位,世界第三位
④20世纪30年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观摒弃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阐释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现)代”的“三分法”,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这样的划分显示出作者的历史观是()
A.社会史观 | B.近代化史观 | C.革命史观 | D.全球史观 |
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 D.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
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
B.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
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平等性 |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特色是秉持儒家道德价值观的文官系统。它是唯一能够与今天的现代政治接轨的。不能接轨的是传统的君主制度,不合理处是任命来自上面,不由人民决定。该观点有褒有贬,贬的主要是针对()
A.宗法制 | B.科举制 | C.郡县制 | D.皇帝制 |
中国许多地名和称谓都有悠久的历史。比如山东被称为齐鲁,河北被称为燕赵,山西被称为三晋等。这些称谓起源于()
A.宗法制度 | B.西周分封 |
C.当地地理特征 | D.古代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