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提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实质指五四运动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
C.资产阶级专政向无产阶级专政过渡的开始 |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
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据推断,该刻石使用的一定是
A.草书 | B.篆书 | C.楷书 | D.隶书 |
史书记载:宋朝对外贸易额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 B.国家疆域的扩大 |
C.儒学的发展 | D.社会秩序的稳定 |
明代的《农政全书》既总结了历代科技经验,又汲取了西方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本草纲目》则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16部,“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这表明明代科学( )
A.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 | B.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 |
C.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 D.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
C.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
D.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
教士台彻尔在布道讲台上喊道:“难道你们没有听见吗?你那死去的爹娘,死去的亲友正在哭喊:‘发发慈悲吧,发发慈悲吧,刑法太苦,受不了了。给点施舍,救救我们吧!’”“金银入库,灵魂起舞。”对此马丁·路德后来写道:“他竭尽全力把上帝的恩仇卖的又亲切又便宜。”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教会利用教徒对地狱的恐惧来兜售赎罪券 |
B.当时欧洲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被教会所控制 |
C.马丁·路德揭露了台彻尔的敛财骗局 |
D.罗马教会的教义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便可以得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