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485年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正光(521年)以前,时惟全盛,户口之数,比夫晋(西晋)之太康,倍而已矣。
材料三:(正光以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预先折算)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注:北魏分裂于534年。)
——以上材料均摘自《魏书》
(1)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原因及结果。
(2)有的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落根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崇尚文治之风,消灭雄武之风”。结合材料三所及所学知识,评价上述观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我是德国人”改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应了欧洲()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

A.1992年召开
B.标志着中共探索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
C.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下列不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的是( )

A.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B.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发展乡镇企业 D.实行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具体体现在( )
①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③开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④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文革”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重新启动,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

A.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C.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D.取消人民公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