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体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有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 B.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
C.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 D.认为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
从媒体公布的国家领导人李克强总理的简历中了解到,他从合肥八中毕业后,参加了“文革”后第一次高考,并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其时代背景是()
A.邓小平复出后力抓教育工作 |
B.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
C.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
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
下文摘自某书局发行的教科书前言,据此判断该教科书出版时期为 ()
二、无产阶级的新教材的编写,是一桩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业,我们正处在摸索和尝试的过程中,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我们殷切地期望各地革命委员会广泛征集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提出意见和批评。 |
A.1949~1956年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D.1978~1988年
毛泽东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中共活用“马列主义”体现在 ( )
①1927年发动南昌起义等一系列起义
②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
③运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④采用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②③ |
.清末曾有商人提出:“今日中国之政治现象,则与股份公司之性质最不相容者也。而股份公司非在完全法治国之下来由发达,故振兴实业之关键在于通过立宪确立法治、限制政权。保障民权来改良政治环境与政治组织”。该观点反映了 ()
A.“实业救国”思潮逐渐兴起 |
B.商人成为晚清政治的主导者 |
C.经济发展对政治改革的推动 |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的共识 |
陈独秀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民主共和可以安稳”的前提条件是( )
A.推翻袁世凯统治 | B.反对尊孔读经 |
C.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 D.发展民族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