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此人最有可能是
A.但丁 | B.达·芬奇 | C.莎士比亚 | D.马丁·路德 |
1919年2月9日,发表于《每周评论》的《新时代之根本思想》一文指出:“现在时代的根本思想,依我看起来,就是个‘德谟克拉西’……所谓的‘德谟克拉西’,就是扫除社会上贵族阶级,用一般民众,组成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团体。所谓‘经济的德谟克拉西’,就是废止资本主义生产,用一般民众,造出大家是劳动者,大家做了大家用的一个平等的经济组织。”该文()
A.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
B.将社会主义的内容注入到民主的口号中 |
C.呼吁以暴力革命的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D.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权力制衡的民主政治 |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礼教、旧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旧艺术。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能准确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陈独秀倡导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 |
B.新文化运动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 |
C.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 |
D.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态度 |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始终坚持的民生思想是()
A.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
B.坚持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
C.实业救国,改善民生 |
D.国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
C.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A.日心说 | B.地心说 | C.量子论 | D.进化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