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
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D.给与日本巨额赔款 |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南京条约》;设租界开发通商口岸 |
B.《北京条约》;联合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 |
C.《马关条约》;俄、法、德联合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 |
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
甲午战后,“忧时之士感栗危惧,深怵亡国灭种之痛,于是________运动一时大起,继之以________运动,皆风靡一时,二者虽背道而驰,而其意在救亡则同也。”文中横线处的文字分别是()
A.维新、义和团 | B.维新、辛亥 |
C.新政、预备立宪 | D.太平天国、义和团 |
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该评价适用于()
A.雅克萨之战 | B.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北伐战争 |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趋势开始于()
A.17世纪后半期 | B.18世纪60年代 |
C.19世纪后半期 | D.20世纪中叶 |